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化疗 > 鉴别诊断 > 读书笔记丨肺癌领域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

读书笔记丨肺癌领域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

发布时间:2022-8-25 17:01:41   点击数:
年至今国内学者在肺癌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自然科学奖1项。本文按时间先后予以整理。年J--2-01: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完成人:王俊、许林、刘军、李剑锋、姜冠潮、刘桐林、杨劼、卜梁、蒋峰、杨帆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医院、医院、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教育部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传统诊断治疗方法漏诊率高、分期不准确、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该研究率先引进、消化、吸收国际领先的胸部微创诊疗技术,经自主创新,建立了适合我国现状的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解决了总体诊治率低、手术适应症狭窄、技术复杂难于推广、耗材成本高等难题,在早期肺癌、局部进展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微创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肺癌外科干预明显提前:该课题组通过建立综合利用电视胸腔镜、纵隔镜、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和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进行各期肺癌术前诊断与病理分期的技术体系,实现了微创准确诊断,显著提高了早期肺癌诊断率(达95.9%)和术前准确分期率(达96.5%)。

腔镜技术实现本土化创新:为减轻患者负担,降低手术成本,该课题组还开发自制简易打结器、简易滑石粉喷洒装置和胸腔镜取物袋等,替代相应进口高价一次性耗材,20年来,共节支余万元;根据国人胸腔解剖特点研制成功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器械,用于替代进口手术器械,节省国家外汇支出余万美元。

受益患者超过万人次:年,我国能开展肺医院只有3家。在课题组的推广下,目前,全国已有家医院能够开展这一技术,其中,医院家,遍及我国30余个省(区、市);医院医院也能够开展这项技术,受益患者超过万人次。

课题组还出版了两部重量级的专著:《现代胸腔镜外科学》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部有关胸腔镜手术的技术专著;《胸腔镜及纵隔镜手术图谱》填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胸部微创手术图谱的空白,打破了译著和外文图谱一统天下的局面。

年J--1-01: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完成人:丁列明、石远凯、孙燕、黄岩、张力、胡蓓、刘晓晴、张玲、胡云雁、周建英、赵琼、张树才、秦叔逵、张沂平、王东

主要完成单位: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国医医院、浙江大医院(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首都医科医院、中国人医院

推荐单位:浙江省

此项目旨在研究开发以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I)为靶点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已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其中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首的恶性肿瘤。因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它们的使用和效果。靶向治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新研究领域,3年全球第一个用于肺癌治疗的EGFR激酶抑制剂上市(易瑞沙,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在抗肿瘤药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解决了年第一个抗肿瘤药诞生以来60年没有克服的问题,即传统化疗药常见的骨髓造血抑制作用和其它严重毒副作用。

3年我们启动了这一靶向抗癌药研究和开发。首先,我们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文库,通过大量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测试,筛选到作用特异和高效的先导化合物,并于5年10月完成临床前研究。6年,获得国家药管局批准后,我们开始临床研究。9年,在I和II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启动的III期临床研究。我们采用与进口品牌药头对头的双盲研究,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其主要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进口药(4.7比3.4个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进口药。年6月,盐酸埃克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从此打破了进口靶向药的垄断局面,并以低30%-40%的价格让更多的中国病人用上靶向抗癌药。到目前为止,已有4万名肺癌患者服用埃克替尼,疾病控制率80%,治疗有效率30%,其平均生存期从原来的3-6个月延长到一年以上。上市3年实现销售13亿元,贡献税收3.43亿元。

同时,通过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合作,展开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凡是用药6个月仍有效的晚期肺癌病人,后续用药终生免费。至今,已有多病人获得后续免费用药,共赠药50多万盒,价值13.8亿元,获得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上市的肺癌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医药创新中的国际地位。埃克替尼的研究在LancetOnco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3篇,影响因子合计.63,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4篇;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18次。已申报专利7项,其中化合物专利和晶型专利分别于7年和年获授权,并分别获得世界知识产权局和国家专利局联合颁发的年和年度专利金奖;年,由全球最大的临床数据提供商Citeline录入出版的33个新药中(PharmRDAnnualReview),埃克替尼是唯一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也是历史上中国创新药物首次被列入国际专业研发目录,为中国医药创新争了光。

年J--2-04: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体系的创立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完成人:林洪生、花宝金、侯炜、李杰、张培彤、王沈玉、解英、贾立群、杨宇飞、李萍萍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中医院、医院

推荐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扶正培本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之一。中国医院从20世纪70年代基于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从七五到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支撑开始进行扶正培本法统领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首先,通过40余年,累计例临床NSCLC病例的系列研究,明确地提高了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疗效水平,在晚期NSCLC的生存期,生活质量,以及早期NSCLC的术后复发转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同期现代医学治疗的平均水平;结果表明,中医综合方案参与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为16.60月,而同期单纯西医治疗的生存期为13.13月,对于早期的术后患者,单纯西医治疗1年生存率为92%,2年生存率81%,而中医综合方案参与的治疗1年生存率为94%,2年生存率85%,在2年复发转移率方面,单纯西医治疗24%,而中医综合方案参与的治疗为18%;而且,不论是晚期患者还是术后患者,中医综合方案参与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P<0.)。其次,形成了基于现实证据的,达成专家共识的,代表中国最高诊疗水平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治疗规范,并根据该规范,制定了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诊疗指南,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经历了最初的经验总结,到特效治疗药物的筛选,到治法的探讨,到疗效的验证,最终首先在肺癌的临床研究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了中西医结合防治NSCLC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药,最终确立了“以挟正培本法为统领的中医防治NSCLC扶正培本法综合方案”。根据该系列研究成果制定的肺癌NSCLC中医诊疗方案已经写入《WHO西太区肺癌中医临床指南》,在国际范围内有一定的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据此制定了《中医肺癌临床诊疗路径》,在全国33个中医肿瘤专科推广应用。同时,立足于突出的临床疗效,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扶正培本法参与肺癌治疗的机制研究,相关的研究结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国际化进程;研究结果揭示了扶正培本法对肺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肿瘤起始细胞)及荷瘤机体内环境(机体免疫系统)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系列研究结果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际同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ngkeji.com/jbzd/833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