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祖一
来源:肿瘤资讯
第二届IASLCWORKSHOP于6月17日~6月18日隆重举行,肺癌届国内外大咖齐聚上海。作为今年的ASCO上的热点话题,免疫治疗大放异彩。特意邀请KennethJO’Byrne教授、韩宝惠教授、丁振宇教授一同与大家探讨肺癌免疫治疗发展,那么,免疫治疗究竟走向何方?赶紧一起来看吧!丁振宇教授: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到来自爱尔兰St.Jamess医院的KennethJO’Byrne教授,以及上海医院副院长兼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为我们做免疫治疗的专题访谈,欢迎两位教授。近几年无论是基础研究或者临床实践,免疫治疗均是大家的焦点,同时也是本次ASCO会议的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进展令人瞩目,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之一,但是与EGFR-TKI相比,免疫抑制剂在整体人群中的有效率较低,两位教授如何看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进展,与化疗和靶向治疗相比该治疗有哪些优势?
KennethJO’Byrne教授:我认为免疫治疗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人群中。对于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尤其在二线治疗,PD-1和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延长PFS及OS,同时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而CTLA-4抑制剂并没得到有说服力的结果。整体而言,免疫治疗毒副反应相对较低,但NSCLC二线疗效有限。因此我认为需要III期临床研究来深入研究。
韩宝惠教授:我完全同意O’Byrne教授的意见--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非常重要。但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效果差强人意,联合用药疗效可能更佳,比如与CTLA-4联合,与化疗药物联合,或与靶向药物联合,或许可以延缓耐药、延长PFS,因此我认为联合治疗是未来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
丁振宇教授:今年ASCO上公布了KEYNOTE-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免疫抑制剂联合一线化疗治疗晚期NSCLC整体人群缓解率50%,中位PFS10个月,OS的数据还不成熟,同时安全性可控。基于这样的结果,两位教授如何看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中的发展前景?联合治疗中的化疗药物应如何选择?
KennethJO’Byrne教授:首先值得一提的是,PembrolizumabKeynote-研究刚刚得到最终数据,该研究主要研究终点是PFS,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较免疫单药治疗在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PFS更优。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究竟哪些患者应该用联合治疗模式,哪些患者单药治疗即可?我个人认为也许PD-L1表达低或者阴性患者更适合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因为PD-L1抑制剂在PD-L1表达低的患者中疗效不及化疗。
韩宝惠教授:我认为三代化疗药物中培美曲塞毒性相对较低,且耐受性更好,可以用于继续维持治疗,并且我们有丰富的培美曲塞用药经验,因此无驱动基因突变的NSCLC,我认为培美曲塞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将是最佳选择,可以用于长期治疗。当然我们需要III期临床研究来进一步确认。
KennethJO’Byrne教授:我同意韩教授的意见。另外,对于鳞癌患者,吉西他滨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可能某些患者使用培美曲塞疗效更好,有些患者使用吉西他滨疗效更好,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哪个化疗药物更好,即为不同的患者选择最佳的联合治疗方案。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丁振宇教授:免疫治疗目前仍无明确的预测和预后分子标志物,已有研究的分子标志物包括PD-L1表达和突变负荷。请教两位教授如何挑选适合免疫治疗患者,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KennethJO’Byrne教授:我认为目前最佳的判断标准仍然是CT等影像学手段,如果评效结果提示治疗有效或疾病控制,可继续治疗。至于分子标志物,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PD-L1表达应用最普遍。或许我们可以制定标准,PD-L1表达50%的患者可能更适合治疗。
韩宝惠教授:是的,分子标志物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免疫治疗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同时还作用于细胞存在的微环境,包括T细胞或树突状细胞等,非常复杂,而且在不同肺癌患者的微环境可能都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仅仅把标志物筛选的目标定在肿瘤细胞上可能远远不够,应该联合T细胞功能、树突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情况共同考虑,才能找到明确获益的人群。
丁振宇教授:我们知道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CART-T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获得了一定成功,而在实体瘤中却步履维艰,请问两位教授如何看待CART-T细胞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
KennethJO’Byrne教授:我认为过继性免疫治疗是合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便捷地应用于临床。过继细胞增强免疫主要通过自身免疫细胞进行体外激活和扩增后重新输回到肿瘤患者体内,促使其在体内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效应细胞的种类、活性和数目是治疗的关键。当然,在前列腺癌中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肺癌方面我个人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引入过继免疫治疗,因为现有免疫抑制剂在晚期肺癌中的疗效令人满意。
韩宝惠教授:谈到CART-T细胞免疫治疗,我认为在肺癌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CARTT-cell需要特定的抗原,但对于肺癌我们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抗原,因此限制了CART-T细胞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
丁振宇教授:通过短时间的讨论,两位教授为给我们解读了目前免疫治疗的热点问题,受益匪浅,最后请两位教授为今天的访谈做个总结,谢谢!
韩宝惠教授:我认为免疫治疗是将来肺癌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从今年ASCO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到免疫治疗和传统治疗的联合将是下一步发展重点,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更大的进展,最终使晚期NSCLC患者获益。
KennethJO’Byrne教授:对于晚期NSCLC治疗,化疗和放疗仍然很重要的治疗手段,联合免疫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现有疗效。因此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非常有前景。另外与一些抗体的联合在动物模型研究中已经达到治愈的效果,显示了令人非常激动的抗肿瘤活性。我相信未来肺癌治疗前景非常广阔,无论是NSCLC抑或SCLC,无论EGFR突变抑或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5年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