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肺癌拿下“双第一”,美国肿瘤学会曾做过统计,肺癌晚期的预后比较差,年,其总体生存率甚至不到3%。而且,肺癌不仅是在男性中的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女性也未能幸免。甚至有学者根据大量数据推测,到年,全球女性的肺癌死亡率,预计将会比目前的情况,再升高43%。
晚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不足2%hope-noah目前国内的现状是:由于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肺癌的筛查认知不足,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失去根治的机会。
我们通常用五年生存率来衡量和评估一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原位癌,五年生存率接近%,即使是十年生存率也能超过90%,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超过半年,5年生存率不足2%。由此可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根治肺癌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手段的进展,我国在肺癌诊疗领域已经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五年生存率成倍提高。目前我国肺癌的五年生存率总体仅为16.1%,美国总体达到了21.2%,日本脱颖而出,其肺癌生存率高达32.9%,要远高于我国和其他国家。
造成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对于肿瘤早筛的重视,对于肺癌治疗不仅严格遵循国际指南,而且业内各位权威专家也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动了日本肺癌治疗的不断进步与革新。
制图:厚朴方舟
注:Globalcancerstatistics:GLOBOCANestimatesofincidenceandmortalityworldwidefor36cancersincountries
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hope-noah目前肺癌主要治疗方式依然是: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一般来说,外科手术治疗是根治性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只有进行以根治为目的治疗,才有可能让患者拥有痊愈的机会。
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下,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中,传统的开胸手术技术已经成熟,手术者可直观患者胸腔内情况。但是开胸手术的创口面积大、出血多、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是医生和患者面临的巨大难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胸腔镜技术引入胸外科领域后,微创胸外科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远期预后与传统的开胸治疗相比并无差异,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给患者带来受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年来,人们虽然也设计了多种相对较小创伤的胸壁小切口手术,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胸壁和肌肉的损伤,但还必须用开胸器撑开切口,术后的疼痛并没有减轻。
随着高新技术手术器械的临床应用,以及手术操作技巧的成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安全、快捷、可靠,已成为胸外科常用的肺叶切除术。日本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的优点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少、身体负担小、恢复更快。
除了这两种手术方式,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对身体的损伤,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机器人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在年以后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
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hope-noah尤其是新一代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具备高清、放大的三维操作视野、手臂无抖动、镜头固定、活动范围广、器械移动度大等优点,主刀医师坐在控制台前就能完成手术全过程,降低术者疲劳,减少了人为错误概率,更大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图片来源:网络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优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指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及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来进行的手术。
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
★手术操作更精确,与腹腔镜(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
★曲线较胸腔镜较短;
★创伤更小,使微创手术适应症扩大、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以及术后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较人手小,能够在有限狭窄空间工作,增加术野角度,精确机械运动,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
据不完全了解,目前国内能够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医院仅有少数几家:医院、上海医院、医院、第三医院。而早在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认可了达芬奇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上的应用,同年3月日本也开始使用达芬奇外科手术。如果医生要想获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资格,需进行严格的培训,只有培训合格后,才能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如今,全世界3多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美国就有台,日本拥有台。由于日本做到极致的癌筛体检、标准治疗、术后科学护理以及后续并发症的及时预防和处理等,使得日本肺癌五年生存率甚至高于美国。
▲厚朴方舟客户对日本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评价,图片来源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