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肺腺癌的IASLC/ATS/ERS国际多学科分类,我们将肺腺癌分为以下类型:
浸润前病变
不典型腺瘤性增生(AAH)
原位腺癌(≤3cm)
非粘液性
粘液性
粘液/非粘液混合性
微浸润性腺癌(≤3cm贴壁状为主的肿瘤,浸润灶≤5mm)
非粘液性
粘液性
粘液/非粘液混合性
浸润性腺癌
贴壁状为主(原来的非粘液性BAC生长方式,浸润灶≥5mm)
腺泡性为主
乳头状为主
微乳头状为主
实性为主伴有粘液生成
浸润性腺癌变型
浸润性粘液腺癌
胶样型
胎儿型(低度和高度恶性)
肠型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adenomatoushyperplasia,AAH)
诊断标准:病变局限,≤0.5cm,为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和(或)Clara细胞,轻至中度异型,细胞为圆形、立方形或低柱状,核圆形或卵圆形,细胞间常有空隙,不互相延续。
影像学:AAH通常≤0.5cm的毛玻璃样结节(GGN),少数可达1.2cm。病变可为单个或多个,密度很低。
预后:AAH可长期稳定不变,临床上不需要处理,通常每年CT随诊一次。
(右中肺结节)部分肺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化生伴局灶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左上肺结节)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insitu,AIS)
定义:≤3cm的局限性小腺癌,癌细胞沿肺泡壁贴壁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肺泡间隔可增宽伴硬化,但无瘤细胞间质浸润。肺泡腔内无瘤细胞聚集,也无瘤细胞形成乳头或微乳头的生长方式,无粟粒样结节。
影像学:典型表现为纯GGN,偶为实性结节。大小不一,大多数小于2cm。
预后:生长缓慢,临床上不需要立即干预。对于小于1cm的AIS通常至少一年随访一次,当病变增大或密度增高,提示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如最初病变较小,随访中病变增大至1cm以上时,需密切随访,建议半年或一年做一次CT检查。
(右上肺)原位腺癌,病灶直径约0.7cm
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invasiveadenocarcinoma,MIA)
定义:肿瘤细胞明显沿肺泡壁生长的孤立性,≤3cm的小腺癌,伴病变内1个或多个≤0.5cm浸润灶。多个浸润灶以直径最大的为准。
浸润判断标准:1、除了沿肺泡壁生长外,见到其他类型的成分(腺泡、乳头、微乳头和实性)。2、癌细胞浸润到肌纤维母细胞性间质中。3、但出现淋巴管、血管或胸膜侵犯以及出现肿瘤性坏死时,应直接诊断为浸润性腺癌。
影像学:以毛玻璃样成分为主的部分实性结节,实性部位位于中央,≤0.5cm。
手术方法:常规对于≤2cm的CT表现为实性结节的病例,外科给予肺叶切除。最近,许多研究显示≤2cm的早期肺癌行肺段切除,复发与生存率与肺叶切除没有区别。另外,新分类中确定的AIS和MIA的大小≤3cm,但实际上大于2cm的MIA,尤其是AIS非常少见。
(右上肺)微浸润性腺癌
(右上肺结节)原位腺癌,伴微浸润,肿瘤大小直径0.6cm
(右下肺结节)原位腺癌,伴微浸润
贴壁为主的浸润性腺癌(Lepidicpredominantadenocarcinoma,LPA)
LPA单独指具有贴壁状生长方式的浸润性非粘液腺癌,由于与其他组织学亚型为主的浸润性腺癌相比,其预后较好。Ⅰ期LPA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90%。
(右下肺)浸润性腺癌Ⅰ-Ⅱ级,贴壁型为主
(右上肺结节)腺癌,Ⅰ-Ⅱ级,贴壁为主型,肿瘤大小直径0.7cm,癌组织未累及肺膜。
微乳头为主的浸润性腺癌
肿瘤细胞小,立方形,乳头呈簇状生长,中央缺少纤维血管轴心。可粘附于肺泡壁,也可脱落到肺泡腔。此型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易发生早期转移。常有血管和间质侵犯。与实性为主腺癌一样,预后很差。
(右上肺)浸润性腺癌,腺泡型+乳头型
浸润性腺癌实体型:
(右上肺)浸润性腺癌,Ⅲ级,实体型为主,部分腺泡型
浸润性腺癌腺泡为主型:
(左上肺)浸润性腺癌,Ⅱ级,腺泡型为主
浸润性粘液腺癌:
(左下肺)粘液腺癌(贴壁为主型+腺泡型)
文献参考:(.V1)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