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肿瘤研究与临床,,30(12):-.
1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及肺泡,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所致的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的居高不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年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其中新发病例约78.1万,死亡病例约62.6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存在区域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致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仅为16%左右。因此,在减少危险因素、发现高危人群、进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对晚期肺癌进行除了病理检测以外的基因和分子分型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制定诊疗指南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迅速。对于早期肺癌,人们日益追求精细且创伤性更小的手术方式;对于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深入人心,免疫治疗的出现给野生型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较前显著增多。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给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的专家,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新治疗手段等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了此中国肺癌诊疗指南。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是制定此指南的基本原则。目前国际指南是基于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果和证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到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欧美国家已批准上市的药物在我国可能一段时间内尚不可及,我国不同区域因发展的不平衡,在治疗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因此,结合国际指南和我国的国情,本专家组制定了中国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根据循证医学级别进行了分类推荐,共分4个级别:1类推荐证据级别最高,为专家组一致推荐;2A类推荐证据级别稍低,为专家组一致推荐;2B类推荐证据级别低,为部分专家推荐;3类推荐证据为专家分歧较大。此指南旨在针对专业的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循证的、指导性意见。
2 肺癌的筛查
2.1 高危人群的选择
年龄55~74岁,吸烟量30包年(如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15年)的个体推荐参加低剂量CT(low-d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