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同时得益于筛查技术的普及,我国针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正在快速提高,而外科手术治疗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在此背景下,肺癌外科诊疗示范中心应运而生,将在全国十大胸外科中心试点落地,依托手术云平台,通过远程手术示范交流和线下实操训练等形式助力胸外科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艺术的提升。逐渐实现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肺癌个体化诊疗,更好的造福广大患者。
9月15日,肺癌外科诊疗示范医院胸外科正式成立了。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视频采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乔贵宾教授,分享他关于肺癌外科治疗的成功经验——“深入了解肿瘤生物学行为,综合判断开展个体化治疗”。
1.从年第一例全肺切除术后,肺癌外科已历经百余年发展。作为胸外科专家,您认为外科对于肺癌的认知以及肺癌的治疗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答:
外科参与肺癌诊疗的历史已有多年,19世纪90年代,外科的鼻祖就已经开始尝试治疗肺癌。直到年,美国的Graham医生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左中心性肺癌切除手术,病人术后长期存活超过30年,标志着现代肺癌外科正式起步。后来经过大量的手术探索,我们对肺癌的认知逐渐成熟。我们认识到肺癌不是局部病变而是一个全身系统性疾病,综合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治疗才能使病人的获益最大化。外科技术方面,肺癌手术也完成了从大面积切除到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进行局部切除,从非解剖型切除到解剖型手术的演进。我们从一开始的朴素观念——切除范围越大,治疗效果越好,逐渐发展到微创手术,把切除范围缩小到肺叶,乃至今天的肺段等等,也认识到淋巴结清扫对肺癌外科的重要性。如今的肺癌外科治疗,在追求微创化的同时要求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通过微创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手段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是我们外科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肺癌外科诊疗历经百年发展,术后病人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50%,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获益于此。
2.您刚才谈到了“肿瘤生物学行为”,您认为相对其他癌种,肺癌的生物学行为是否具有自己的特点?了解肺癌的生物学特征对治疗有怎样的意义?
答:
生物学行为是真正体现肿瘤生长、变化特性的一个笼统概念。生物学行为主要反应在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诸多方面。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亦位居第一。死亡率高就是因为治疗效果还不够理想,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肺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肺癌具有非常复杂的分型,在简单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之后,非小细胞肺癌又可进一步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等。而肺腺癌的病理亚型又包含十几种,如原位癌、微浸润和浸润癌等;从细胞特征角度,还可以分为贴壁生长,腺泡样、乳头、微乳头样等等亚型。肺癌的复杂性和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它的异质性非常强。有的肿瘤呈惰性生长,几年甚至十年不生长;但是像小细胞肺癌这种,恶性程度就非常高,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会发生转移扩散。因此,作为一名优秀肺癌外科医生,只有充分掌握肺癌的生物学行为,才能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病人体检发现磨玻璃结节,外科医生如果判断它是非常早期的原位癌或者微浸润癌,那么是否应该对这种肺小结节进行干预?这就必须结合它的生物学行为。如果是惰性生长,经过动态观察未发生变化且病灶位置又不好,进行切除会对病人的肺功能产生损伤的,那么我们采取保守观察的诊疗方案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结节长在优势位置,位置表浅,通过微创手术就能解决,那么我们可能就会给予手术干预。总之,每一个肺癌病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秀的医生一定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进行综合判断,然后开展个体化治疗。3.您牵头编写了众多胸外科指南,同时您又极具创新精神,不断挑战高难度手术。根据您的个人经验,在此过程中,您是如何做到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有机结合,并确保肺癌外科高质量诊疗质控的?
答:
如何将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有机结合是所有临床医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规范化是底线,个体化是超越”。规范化诊疗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前提,我们编写指南就是为了帮助规范医生的临床诊疗行为。比如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如果选择手术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那么这是不规范的。因为小细胞肺癌是系统性疾病,极其容易发生转移,甚至脑转移。直接盲目手术的话,病人很有可能不仅无法从手术中获益,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我们需要指南以及规范化标准来约束医生的诊疗行为,把底线守住。个体化治疗是在规范化基础上追求卓越的方向。同样以小细胞肺癌为例,针对不同情况,可以合理选择的干预方式。如果病人出现大咯血,那么紧急手术对挽救他的生命是有帮助的;如果被诊断时仅为几毫米的小结节,全身没有转移,那么尽快手术,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根治的机会;如果恶性程度高,发生了脑转移,那么联合脑外科医生进行干预,他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我们必须在坚持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再追求个体化,另外个体化诊疗一定要在MDT的基础上进行,只有经过多学科专家探讨论证的方案才叫个体化诊疗。4.能否请您谈谈参与搭建肺癌外科诊疗示范中心的初衷和愿景?
答: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逐年上升,根据WHO公布的数据,预计-年间,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将会增长一倍,那时中国的肺癌病人将占全球的一半。面对如此庞大的病人群体,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规范化和同质化诊疗。规范化是做到准确的诊疗,保证每个病人获得标准治疗的机会。同质化就是要让每个病人都同等获得最好的诊疗。我们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所医院找大专家看病是不现实的,因此将肺癌的规范诊疗普遍化,同质化,医院和医生都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是目前优先级最高的事情。基于上述临床需求,我认为搭建肺癌外科诊疗示范中心的时机非常好,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更及医院和专家的规范化诊疗经验和先进技术。另外,医院、高级别专家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切磋,提供了平台。而且平台最好的地方就是实现同道学术交流的常态化,因为的设备与传统设备相比,更为简洁小巧,进行手术直播非常便捷,不像以往需要复杂的准备筹划,设备搭建等步骤。因此,我认为是一个临床真实世界手术交流平台,非常值得大家期待。乔贵宾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