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癌症已经成为了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由于癌症早中期阶段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所以不少癌症患者在被查出来时已经发展到了晚期阶段,临床治疗对于自身疾病的逆转也已回天无术。肺癌是几大类癌症当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受现代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肺癌患者人数正在逐年攀升。不少患者在得知自身确诊肺癌之后,都会陷入恐慌的强烈情绪当中,认为自己已经命不久矣,为了振作精神,医生们往往会告知患者只要正确接受治疗,其实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的,但患者们往往已经不接受医生的告知,陷入了自我放弃的状态。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患有肺癌之后到底还能活多久呢?其生存期是否可以凭借着正确接受治疗来得以延长呢?本篇文章则围绕着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给更多患者带来鼓舞。
肺癌患者典型案例的相关介绍
我们千万不要将患上癌症就等同于死亡。汪明荃早在年就患有了乳腺癌,但在接受积极规范的治疗之后战胜了肿瘤,她目前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绽放着自己人生的精彩。东莞有一位老革命者,在年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此时他已80多岁,但在接受了及时的治疗之后已经痊愈,至今仍在正常的生活。
肺癌患者更有长期生存的案例
有一位比较典型的男性患者,腰痛且伴随着双下肢麻木感症状持续一周之后,去医院确诊为左下肺腺癌且合并多发骨转移,腰2椎体存在压缩性骨折,这一患者在确诊之后立即接受了椎体内固定治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目前该患者处于较为良好的身体状态,并能够保持正常生活。比较典型的患有肺癌之后还保持较长时间正常生存的还有另一位患者,这是一位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他在年接受了右肺癌根治术,在年发生脑转移之后,又接受了脑占位切除术,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他又分别接受了靶向治疗、放疗等等多项治疗,一直保持带瘤生存,至今已经存活了10余年。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在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癌症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只要正确接受治疗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疾病。
肺癌分哪些类型?
根据肺癌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肺癌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小细胞肺癌。
第二种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里面又有很多亚型,比如说鳞癌、腺癌;在腺癌里又分了很多亚型,有原位癌、微浸润癌,浸润癌等等,所以肺癌的总共有十几种类型。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判断,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何为肺癌规划化治疗
1.治疗前明确临床肺癌分期:
病人接受全身检查(避免重复患者近期在外院已完成的检查),包括胸片及胸部CT、头颅核磁共振、腹部脏器超声(或CT)、全身骨扫描用以除外远处转移,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以考虑全身PET-CT替代上述检查,同时尽可能获取病理标本明确诊断(气管镜或气管镜下超声引导穿剌EBUS或CT经皮肺穿刺),最后完成肺癌的细胞类型诊断和临床分期,指导下一步治疗。诊断困难者由多学科组成的肺癌诊疗小组会诊。
2.实施规范化治疗:
①肺癌外科规范化手术治疗:要求切除肿瘤原发灶及所在肺叶并系统性清扫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一般包括肺门三个区域及相邻纵隔三个区域的淋巴结)术中操作还要严格按照“无瘤”手术进程,其内容包括许多环节,比如对切除组织断端如有怀疑残留可能者必须做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胸腔和伤口要用蒸馏水浸泡冲洗,突出肿瘤手术的专业性。
②非小细胞肺癌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进行规范手术,术后根据病理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术后辅助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方案。依据该患者病理标本的基因检测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对于术前明确诊断的术侧纵膈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晚期的肺癌可进行术前新辅助化、放疗,肿瘤缩小降期者继续进行规范手术。
3.多学科合作进一步完善规范化:
对肺癌患者的诊断、评估、治疗和康复等多个阶段均与呼吸内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检验科等多个权威科室合作,定期讨论协作,分享并改进规范治疗方案,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使患者的治疗方案得到更加全面的规范化。
4.术后长期跟踪复查随访:
所有手术病人均会建立完整的病情档案库,手术后通过多种方式(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