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丰村位于德昌县城东南方,距县城15公里,全村面积10.76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户人。现在的高丰村,万亩枇杷园区远近闻名,村民们人人都是万元户。然而,十多年前的高丰村,主要经济作物只有玉米和水稻,人均收入仅元左右。正是一棵棵枇杷树,搭建起了高丰村的致富路。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
高丰村党支部书记杨再平在外出办事的时候,发现外地枇杷价格高、效益好,便起了种枇杷的心思。通过邀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党委书记谢洪江实地检测,高丰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枇杷。她就跟村“两委”商议,准备带领大家种枇杷致富。
杨再平带领40余户村民搞起了实验。经过三年多的苦心经营,大家看到了枇杷种植带来的收益,村里农户都陆续跟着种起了枇杷。高丰村也因此成为德昌县乃至凉山州枇杷生产种植第一大村。到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以高丰村为中心的万亩枇杷产业园区逐渐形成。
“村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村上还穷得很,不说修沟修路,就是买两个垃圾桶,都要向镇上和县上争取资金支持。每次到外面学习培训,看到那些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不仅有钱为村上办事,还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就总想着我们村也有集体经济就好了。”杨再平说,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栋面积不大的村活动室,就是高丰村集体的全部资产。
当村两委正在为高丰村“两委”在为集体经济发展发愁时,德昌万亩枇杷产业园区得到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项目支持,仅年度投入资金就达到了万元。依托开放式农业主题公园、园区交易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旅游做加法,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德昌县乐跃枇杷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已基本完成,采摘步道在郁郁葱葱的枇杷林里蜿蜒,观景台俯瞰枇杷园区令人心旷神怡。目前,已修建了45平方米的餐厅,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将闲置的村小教室改造为20间住房,打造了集乡村生活、休闲养老、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康养民宿。年1月,高丰村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为进一步扩大收益,高丰村还打算将传统销售与互联网相结合,搭建完善农村电商示范平台,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开展农产品网上集中交易活动,切实提高枇杷、桑椹等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提高产业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助农增收。
“以前我们高峰主产水稻,现在村两委带动我们种枇杷,枇杷效益相当好,一年的经济收入10多万,日子也好啦,大家都买小车,生活水平都不错”,当地的村民陈鹏乐呵呵的说道。
如今的高丰村,群众生活从穷到富,村容村貌从差到美,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美好的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资料来源:德昌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德昌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推荐
火树银花不夜城!四川德昌凤凰阁,最浪漫的旅游打卡地!举个栗子,摘只柿子德昌的秋日风味德昌版秘境森林!观山望云不羡仙,赏植物绞杀、树冠羞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