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一户多宅”、宅基地大量闲置、村庄空间布局散乱等现实矛盾,江西省余江区在乡村转型全面加速背景下率先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组织载体,建立了自愿退出机制,创新累进收费有偿使用制度,同时构建以多元赋权为手段的宅基地利用制度,在激发内生动力、注重平稳推进、坚持多元取向等方面具有重要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扩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范围、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监督管理能力、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地多元利用路径及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潜在风险防范等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更大突破。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乡村振兴;集体经济;有偿退出
一、引言
宅基地是中国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相应享有分配权及使用权。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遵循“集体所有,成员使用;一户一宅,限定面积;无偿分配,长期占有”原则。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农村宅基地制度已逐步演变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保障了农民“居者有其屋”,对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产权不清和福利性供给导致了农村宅基地普遍面临管理混乱、使用低效、浪费严重的突出问题。随着城乡开放度不断提升和农村人口大量转移,乡村转型发展进入全面提速的历史新阶段,城乡发展要素日趋融合,村庄分化和适度聚集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背景之下,现行宅基地制度存在的挑战性矛盾日益凸显,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任务变得尤为紧迫。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为敏感的领域,理论界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宅基地制度改革不但能有效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减少农村土地资源浪费情况,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而且能够破解城市用地成本高企与乡村土地资源大量闲置的双重困境,是打通城市资本与农村土地连接通道的重要途径。同时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大多选择在区位条件良好、经济活跃度高的城市近郊或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容易表现出城乡不同主体之间的资源争夺与利益冲突。还有研究预警性指出,农村宅基地改革不能以土地财产价值实现为单一目标,应当注重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选择农业新业态进行土地的非农化使用。
总体上,农村宅基地改革受到学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