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化疗 > 化疗诊断 > 德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德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发布时间:2022-6-17 17:24:29   点击数:

德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昌建制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必经地。蕴含着丰厚的“凤凰文化”、“九宫十八庙”佛道教文化、傈僳族文化、红军红色文化,以及厚重的历史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战国至西汉大石墓群被誉为“中国金字塔”,有省级保护文物钟鼓楼、字库塔,24处国家、省、州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草坝场

位于德昌县巴洞镇前进村境内的鱼洞寺建于明正德年间,鱼洞寺前一座字库塔为清光绪十年()所建,至今保存完好。歌颂该寺的“鱼洞安禅”被列为邛都十景之一。每年正月十五举办庙会,前往鱼洞寺进香、拜谒字库的人很多,又是农民备耕置办农具的季节,于是庙会逐渐形成期市,曰“草坝市”,习称“草坝场”。历时百余年,逐渐发展成如今具备各类商品交易、经营特色名小吃、精彩表演乡土节目和旅游观光等功能的大型集市。

草坝场以传统农具交易为主,尤以铁、木、竹、棕、麻、皮革制作的中小农具品种多,规格齐。至今还沿袭着一种原始的商品交换方式──以物易物,如用一根锄把换一个撮箕。农民以此方式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样的交易方式在其它地方已属少有。

02

傈僳族刺绣技艺

傈僳族刺绣主要是火草布服饰刺绣。中老年人的服饰刺绣,线条、图案简单、明快,显得古朴大方;青年服饰刺绣,鲜艳夺目,对比强烈,讲究图案的搭配、绣饰繁缛、精细,展现独特的风格。其绣饰部位主要有衣领、衣袖、裙边、背裙、盖头和挎包。纹样取法自然,花、鸟、草、虫等皆可入绣,并多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形式。常见的图案有三跳针、羊蹄叉、波浪花、八角花、树林、蝴蝶花、小动物等。主要技法有,挑花、顺针、平绣、立体绣、乱针绣、错针杂线绣、贴布绣等。

03

葫芦笙制作技艺

傈僳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德昌傈僳族妇女喜欢弹口弦,男子喜欢吹葫芦笙,葫芦笙多为自制的五管葫芦笙。制作葫芦笙的主要工具为几把专用刀具,原料包括黄竹、泡竹、空心竹、葫芦、黄蜡等。制作过程主要是:摘葫芦、砍竹子、削竹制管、制作舌片、加工葫芦笙斗、粘管、配上增音器、调音。

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ngkeji.com/hlzd/812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