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化疗 > 鉴别诊断 > 柳叶刀发表吴一龙教授团队ADJUVA

柳叶刀发表吴一龙教授团队ADJUVA

发布时间:2021-8-13 17:07:32   点击数:
初期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qbdf/

南方农村报讯肺癌术后是化疗好还是靶向治疗好?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团队联合全国27家中心前后历经8年的临床研究,针对临床重点人群给出了确切的答案。该项名为ADJUVANT的研究,首次证明完全手术切除的EGFR突变阳性II-IIIA期(伴淋巴结转移N1/N2)肺癌患者,术后EGFR-TKI(靶向药物)辅助治疗2年的无瘤生存期(DFS)较常规化疗显著获益。

据悉,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1月22日(美国时间)以快速审稿途径在线发表于顶级肿瘤学杂志TheLANCETOncology(《柳叶刀·肿瘤》)。这标志着吉非替尼或将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选择。

肺癌靶向治疗时机提前

过去十几年,EGFR-TKIs在晚期NSCLC中取得了巨大成功,NSCLC的中位生存期从平均9个月延长到40个月以上,使肺癌逐渐成为可以药物控制的慢性疾病。

目前,肺癌在用的口服靶向药主要有针对EGFR突变的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埃克替尼(凯美纳),以及针对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的克唑替尼。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就已显示出优于化疗的疗效。

“以往,晚期肺癌病人通常是在无法手术、放化疗的情况下,选用靶向治疗延长生存期,本次研究主要是将靶向治疗提前应用于中期肺癌。”吴一龙教授在介绍ADJUVANT研究初衷时指出,肺癌即使能够完整手术切除,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仍高达30%,因此,NSCLC术后的标准治疗是含铂双药化疗,但是辅助化疗获益有限,患者同时还要面对化疗的毒副作用。其中,有20%的病人为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还同时接受了化疗和靶向治疗。

肺癌术后的患者,究竟能不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为寻找有效的临床证据,由中国肺癌界领军人物吴一龙教授牵头、联合全国27家中心共同参与的ADJUVANT研究,于年11月正式启动。

无瘤生存期延长10个月

结合国人的发病情况,研究团队选定复发风险高并伴有EGFR突变阳性的早期NSCLC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使用EGFR-TKI辅助治疗取代辅助化疗的可能性。

成果第一作者、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钟文昭介绍,ADJUVANT研究是多中心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自年9月19日至年4月24日,共筛选例Ⅱ-ⅢA期(N1-N2)、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术后病人,随机入组例,1:1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吉非替尼持续治疗24个月,以及临床指南辅助治疗标准方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4个周期。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无瘤生存期(DFS)。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6.5个月,吉非替尼组与化疗组的中位DFS分别为28.7个月对比18.0个月。整个疾病过程中,吉非替尼组的生存曲线(临床科研常用统计图像,用以描述各组患者的生存状况)一直在化疗组之上,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领域。总体吉非替尼组3年DFS率显著优于化疗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既往报道一致,未出现间质性肺病(ILD)。

今年5月,吴一龙团队将研究成果在美国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作了口头报告,这也是国际上首个为肺癌术后靶向治疗提供详细、明确临床证据的研究,得到了国际专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ngkeji.com/jbzd/716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