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治疗方法要是依据肿瘤的组织学(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又分为鳞癌、非鳞癌)、分期(早期、局部晚期、晚期)以及有无基因突变等综合决定。通常有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最佳支持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方法。介入或微创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也有一定地位。具体到每个人采取哪种、哪些治疗方法,很多时候需要多个科室讨论及协作,是一体化同时又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的过程。
1.手术治疗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将肺部病灶及周周组织切除及淋巴结清扫,避免或减少肿瘤细胞扩散,属于局部治疗。现代的胸腔镜手术大大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创伤。
2.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为局部治疗。3.化学治疗
肿瘤化学治疗,简称“化疗”。选用某些化学药物,经口服或肌内、静脉、动脉注射以及局部灌注等方式,使癌细胞受到破坏或其增生受到抑制而获得疗效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化疗药物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属于全身治疗,对于一些有全身播散倾向的肺癌以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肺癌,化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化疗药物的作用特点是针对所有细胞的DNA,并不能特异性针对异常生长的癌细胞发挥作用,即其药效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所以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如造血细胞,免疫细胞,胃肠道细胞,肝肾细胞)的杀伤作用是等同的,这就导致了化疗的毒副作用。比如患者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免疫力降低,胃肠道反应使病人恶心呕吐,几乎不能进食,严重者还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但随着化疗药物的更新换代及辅助药物的使用,副作用目前已大大减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4.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即它以肿瘤细胞的特性改变为作用靶点,在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5.免疫治疗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但为了生存和生长,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策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各阶段得以幸存。肿瘤细胞的上述特征被称为免疫逃逸。不同肿瘤可以通过不同环节的异常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有效识别和杀伤从而产生免疫耐受,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
6.微创介入疗法
肿瘤介入微创疗法又名微创介入疗法,疗法具有创伤小,皮肤切口仅为2mm左右;靶向性即针对性强,可有的放矢直接作用于肿瘤,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康复快,通常在术后12小时可正常活动,5~7天即可出院;可重复性强,视病情和治疗需要,可分阶段、多次、重复实施。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7.中医药治疗
现代中医学认为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毒滞肺,致肺脏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淤阻络脉,于是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癌是因虚而得,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其病位在肺,但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之蒸化,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肺癌的虚以气虚、阴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中医认为治疗肺癌因辨证论治与整体观相结合。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内因,肺癌发生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又会伤肺气耗肺阴,使机体正气更虚,又促使癌肿进一步扩散及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病灶、延长带瘤生存时间、増加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毒用、预防术后复发与转移等,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但目前仅仅作为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原则上应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早、晚、病理分期,决定是否需辅助放化疗(杀灭残存的癌细胞);部分患者肿瘤外侵明显或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先进行2周期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称术前新辅助化疗,目的是使瘤体或淋巴结缩小而降低期别,使原先不能手术者可以手术。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选择适当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最佳支持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患者,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若为阳性,可考虑口服靶向药物,如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奥希替尼;针对ALK驱动基因的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布格替尼,劳拉替尼,洛普替尼;针对HER2驱动基因的有T-DM1以及阿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针对MET驱动基因的有克唑替尼以及BPI;针对ROS1驱动基因的,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卡博替尼,劳拉替尼,洛普替尼;针对BRAF驱动基因的,有达菲替尼联合曲美替尼等治疗。靶向治疗或化疗等还可以联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等治疗。而对于没有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尤其是PD-LI/PD-1高表达的患者,可以单用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或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部病灶明显、而一般情况较好的肺癌患者,也可采用碘离子置入或氩氦刀冷冻消融等微创介入疗法,咯血者可考虑血管栓塞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小细胞肺癌总体来说手术效果不好,但对于早期单个病灶的可以手术,手术后加化疗。多数患者首次诊断时已经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广泛期),不能手术,多采取以化疗为基础、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法。化疗早期时效果显著,化疗显效之后再联合放疗或其他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放疗又分为根治性、姑息性和预防性放疗三种。部分免疫靶向药物(如阿特珠单抗、得瓦鲁单抗)联合化疗可以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安罗替尼(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多靶点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不幸得了肺癌也并不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关键积极预防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即使肺癌晚期仍有不少治疗手段。远离烟草,以平和的心态,采取积极的合理治疗,对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