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进展突飞猛进,新药百花齐放,接受临床实践的验证;老药部分历久弥新,但也有部分已被新药取代。时间涤荡下,留给我们很多经典好药。小编今天汇编一下,与大家共赏。
输
一、贝伐单抗:单用、联用妙处多多
1.与化疗联合成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首选治疗方案
对于晚期没有基因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是经典的治疗方案,但是一系列研究(例如BEYOND)证实如果在双药化疗基础上再联合贝伐单抗,患者的OS还会有明显延长,死亡风险有所下降。因此三药方案贝伐+化疗是目前晚期无突变非鳞非小的首选方案,同时包含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2.贝伐单抗可添加到脑转移的治疗中
脑转移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而血脑屏障的存在另该部位的治疗有用药物偏少。贝伐单抗在脑转移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3.用于胸水的治疗
贝伐单抗基于抗血管的理论基础,无论通过胸腔注射还是静脉输液,都是治疗胸水比较好的治疗用药。
4.新用法:贝伐单抗联合EGFR抑制剂,有效延缓耐药时间
ASCO报道了一项来自于NEJ的临床结果,这项试验收录了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分别采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或单药厄洛替尼治疗。结果显示,BE联合治疗组PFS达到16.9个月,而厄洛替尼单药组只有13.3个月。P=0.。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5.新用法:FDA批准阿特珠+贝伐+化疗四药联用一线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FDA批准基因泰克/罗氏的PD-L1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贝伐单抗和化疗(紫杉醇+卡铂)用于没有EGFR/ALK基因突变的转移性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该适应症主要基于IMpower的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atezolizumab+贝伐单抗+化疗的中位PFS较贝伐单抗+化疗延长了1.5m(8.3mvs6.8m),差异显著(P<0.01)。此外,四药联用的OS也延长了4.5m(19.2mvs14.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输
奥希替尼,TM专属,一线疗效拔萃,入脑效果极强
1.是目前TM突变唯一有效的EGFR靶药,成为克服一代TKI耐药的唯一药物
奥希替尼(泰瑞沙,AZD)是一种强效、口服、不可逆、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该药对于一代EGFR-TKI(易瑞沙\特罗凯)耐药后60%患者会出现TM继发突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初始被直接用于二线用药。在AURA3研究中,相比标准化疗,奥希替尼的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5.7个月(10.1月:4.4月),有效率较化疗也提高了40%(71%:31%)。奥希替尼单药力克肺癌耐药问题,成为肺癌靶向治疗近几年最重要的临床进展。
2.EGFR突变,应首选奥希替尼,疗效优于易瑞沙/特罗凯
FLAURA研究头对头比较了EGFR阳性患者一线使用传统一代EGFR-TKI(易瑞沙/特罗凯),或使用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组无进展生存期(PFS)高达18.9个月,而对照组只有10.2个月,奥希替尼几乎翻倍!脑转移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奥希替尼组的PFS高达15.2个月,而对照组只有9.6个月,展现出强大的入脑能力。有效率更是高达80%以上,疾病控制率为97%,位患者中,只有3位出现疾病进展!
3.脑转移疗效完胜其余靶药,防治兼备
无论是在AURA系列研究、FLAURA或是BLOOM研究,奥希替尼对颅内病灶的治疗能力都得到完美展现。下表为各EGFR靶药的颅内治疗效果试验汇总。
AURA3中奥希替尼组的CNS进展发生率为15%,低于化疗组的24%,且CNS新发病灶数更少,(11%vs22%)。FALURA研究中,在治疗时两组分别新出现3%(奥希替尼组)及7%(1代靶药组)的脑转移患者,同样印证奥希替尼强力的预防脑转作用。
无论是一线或后线治疗,奥希替尼对于颅内病灶的控制力都优于其他标准治疗,患者多方获益,为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首选。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福利,奥希替尼的疗效固然非常棒,如果有部分患者还是产生耐药的话,不用着急,平台有TKI耐药(包括奥希替尼)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K药联合化疗试验,奥希替尼正在使用或者已经耐药的患友可以作为参考。
输
三、劳拉替尼:ALK/ROS1的最后王牌
劳拉替尼由辉瑞研发生产,作用多样且效果强大。其对克唑替尼及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肺癌有效,而且,由于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对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可发挥较好的效力。
劳拉替尼是各种ALK抑制剂耐药后的保底药物
劳拉替尼经典试验是基于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第二阶段的数据。该试验评估了在不同队列中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疗效。Ⅰ期纳入了54例ALK或者ROS1阳性的NSCLC患者,多数患者都是经反复治疗或有CNS转移的ALK+/ROS1+NSCLC。Ⅱ期临床试验纳入了例ALK+或ROS1+晚期NSCLC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具有脑转移并且都进行过ALK类药物的治疗甚至是化疗,采用劳拉替尼mgqd治疗,分析整体ORR以及脑部病灶的ORR。
Ⅰ期试验结果为,劳拉替尼治疗之前接受过≥2种ALK-TKI的NSCLC患者的ORR为42%,中位PFS为9.2个月。
Ⅱ期试验结果为
(1)对于初治的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90%,颅内总缓解率为75%
(2)Lorlatinib二线或三线治疗59位使用过克唑替尼或者克唑替尼+化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9%,颅内总缓解率为68%。
(3)对于使用过2-3种ALK抑制剂外加化疗的患者,lorlatinib作为三线甚至五线药物使用,客观缓解率为39%,颅内总缓解率为48%。
劳拉替尼治疗ROS1融合:ORR为36%,克服克唑耐药
Lorlatinib作为ALK/ROS1的TKI抑制剂,针对ROS1融合的NSCLC患者,也展开了相关的临床研究。ESMO年会上报道了Lorlatinib治疗ROS1阳性NSCLC的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了47例ROS1阳性NSCLC患者,接受Lorlatinib治疗,mg每天一次,其中25例患者合并脑转移,34例患者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
结果显示,Lorlatinib治疗ROS1融合的患者总有效率ORR为36%,颅内有效率为56%。一年无进展生存率48%。其中有效缓解的17例患者中有71%无进展生存期大于6个月。
从试验结果看出,Lorlatinib治疗ROS1阳性NSCLC的疗效不算突出,但对于脑转移患者的疗效相当不错。
输
四、布加替尼:EGFR/ALK双抑制,独特用处潜力无穷
布加替尼(Brigatinib)是多靶点口服抑制剂,对ALK、EGFR等都有抑制作用。在ALTA-1L及ALTA两个研究中,布加替尼一线及二线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都展现了强大的疗效。不仅如此,它还能作为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救命稻草。
一二线治疗ALK突变,疗效拔尖
WCLC公布了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III期ALTA-1L试验结果,试验共纳入名接受过≤1线治疗晚期ALK+NSCLC患者,分组后接受布加替尼(mg,qd)或克唑替尼(mg,qd)治疗。
结果显示,布加替尼的中位PFS显著优于克唑替尼(未达到vs9.8m),1年PFS率为布加替尼67%vs克唑替尼43%。无论是接受或未接受过一线化疗的患者,布加替尼的PFS及1年PFS率都有优势。亚组分析,亚洲患者中布加替尼的PFS也优于克唑替尼。与克唑替尼相比,布加替尼的ORR有较好的趋势(60%vs71%),P=0.。在1年的缓解持续时间率,布加替尼优于克唑替尼(75%vs41%)。
基于ALTA试验,FDA批准布加替尼用于ALK阳性NSCLC的二线治疗。该研究是一项随机II期试验,A组患者每日一次接受90mg剂量治疗;B组中的患者首先以90mg引导7天,然后每天接受mg剂量。试验共纳入例经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ALK阳性NSCLC患者。
结果显示,研究者评估ORR为A组45%,B组54%;IRC评估ORR为A组48%,B组53%。两组中位起效时间为1.8m及1.9m,见效迅速。中位PFS为A组9.2m,B组12.9m。IRC评估的中位颅内PFS,A组为15.6个月,B组为18.4个月。IRC评估的颅内ORR为A组42%,B组67%。
二代ALK-TKI对比,布加替尼更胜一筹
在调整匹配的间接对比(matching-adjustedin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