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化疗 > 化疗预防 > 与癌共舞订阅号

与癌共舞订阅号

发布时间:2018-5-29 18:53:37   点击数:

明月千里~

本文仅为个人用药经验,综合了向老马等前辈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不能保证正确性与普适性,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腺癌脑膜转移,基因突变野生型的病友可参考交流。

前言

我先生患晚期肺腺癌近5年,从年11月初出现脑膜转移初始症状,两个月后脑膜转移爆发,卧床不起,持续性的头痛、呕吐、癫痫和意识不清。经全脑放疗及靶向治疗后,症状逐步减缓至最终全面逆转,实现正常高质量生活。直到年2月底因靶向药耐药再次进展辞世,脑膜转移共计控制时长为3年4个月。单从疾病控制角度,我们没有走弯路,每一步都采取了较为正确的措施。期间承蒙病友厚爱,也时常互相探讨用药方案,参与其他病友治疗,获得一手经验。现将我先生脑膜转移的治疗心得,综合网友治疗经验分享如下。

如何巧妙判断是否脑膜转移?

脑膜转移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三个,三者居其二便可确诊脑膜转移。1、脑脊液检测到癌细胞。2、脑部核磁发现有脑膜病灶。3、有脑膜转移的疑似症状。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不易判断。或不便做脑脊液检测,或者做了也没有看到癌细胞;或脑部核磁根本就没有见到病灶。往往只有症状看起来很像,但又判断不了,这到底是脑膜转,还是脑实质转,还是脑梗,还是颈椎病?

其实我们用两招基本就可以判断了。第一招,看脑部核磁,脑实质的病灶是否足以引起如此严重的中枢神经症状?如果脑实质的病灶不严重,或者没有长在特殊的位置,不足以引起如头痛、恶心、乏力、共济失调、视力模糊等等的症状,那么就要高度怀疑脑膜转。第二招,药物加量排查法。例如,现在用AZD,毫克,有这些症状,但不知道是不是脑转引起的,那就把AZD加量到毫克。如果症状改善了,那证明肯定就是脑膜转移。因为毫克的AZD足以控制住脑实质的转移了。

同样,如果是例如颈椎病之类的引起的头晕或脖子僵硬症状,药物加量是更加不会有效的。总之,疑似脑膜转,就得按脑膜转治。一则防止万一是脑膜转不加控制会迅速恶化。二则,治治就知道到底是不是脑膜转。

靶向治疗是脑膜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

针对肺腺癌脑膜转移,目前可选择的整体治疗方案有:靶向治疗、含贝伐方案化疗、鞘内注射(传统鞘注、培美鞘注、贝伐鞘注)、全脑放疗。(减症治疗与局部治疗除外)。其中,靶向治疗是肺腺癌脑膜转移病人最有效、持续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案,其效果直接影响脑膜病人的预后。本文只谈脑膜转移的靶向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改变是判断脑膜转移疗效的金标准。

脑膜转移究竟怎么判断疗效?

主要看中枢神经相关症状。脑膜转移很多人从脑部增强核磁也难以看到病灶,因此从影像判断疗效通常不准确。但脑膜转移病人的神经系统症状非常敏感。治疗有效或无效,通常依据症状改变的情况就可以判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感。对体感的判断,需要进行严格区分。哪些是癌症的基础症状,哪些是药物副作用,哪些是并发症,哪些才是脑膜引起的神经症状。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我们判断靶向药物是否有效,就是看神经症状有无改善。只要是症状没有恶化就视为有效。有些病友喜欢拿CEA作为脑膜治疗换药的依据,这个是不科学的,一定要纠正。CEA一段时期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参考,但真正作为换药依据,肺部看CT,脑膜看症状。毕竟脑膜转移的药物就那么几种,随意换药路只会越走越窄。靶向药物,通常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判断出效果。有些也需要吃满一个月以上才起效。

非小细胞肺腺癌脑膜转移用药介绍(不含ALK突变)

所有的肺癌靶向药都可以用于脑膜转移病人的治疗。但对脑膜有效的药物主要取决于其进入脑膜的能力。效果相对较好的只有几种,特罗AZD、(达克替尼)、XL(卡博替尼)、AZD。其余药物通常用于联药。各种药物的搭配组合,给脑膜转移病友提供了宽广的治疗空间。药物简介如下:

(一)药物分类

脑膜用药,可依据靶点分类、入脑强弱与副作用大小三个方面进行药物分类,可单用或用其联药,进行排列组合。如下图:

以上药物,在使用前请在老马希望树







































精彩青春记告别白癜风行动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ngkeji.com/hlyf/275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