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组织学特征的不同,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顾名思义,癌细胞较小)。肺癌患者中,80%以上属于非小细胞肺癌,13%左右属于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发展迅速,转移早、快、广泛,且绝大多数患者为长期吸烟者,确诊时60%~70%的患者已经到了晚期。如果不对其病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涉,患者将在几个月内死亡。
因为小细胞肺癌的广泛转移性,手术并不作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常规选择,一般采用全身放化疗的方式。尽管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化疗或者放疗敏感,但是,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复发后治疗效果大大下降,患者极易产生耐药。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早期的病人,首选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之后再做一些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巩固手术效果。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特别是已经出现扩散转移的时候进行手术治疗是无法完全切除恶性肿瘤的,这个时候的患者身体也相对虚弱,无法承受手术治疗,所以采用放、化疗为主的方式。
目前吸烟是公认的诱发肺癌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小细胞肺癌即是与吸烟相关性最强的一种肺癌类型,仅有1%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吸烟。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中提出的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职业史、肺癌家族史、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结核)、烟雾接触史(被动吸烟暴露)等。风险状态分3组:
(1)高危组: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包年是每天吸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所谓30包年就是每天吸一包烟吸了30年,或者每天吸2包烟吸了15年,或者每天3包烟吸了10年),戒烟史15年(1类);或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除外的项危险因素(2B类)。
(2)中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3)低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NCCN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低危组和中危组进行筛查。
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体征。
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低危组和中危组进行筛查。(筛查方法:胸片、CT等,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