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化疗 > 化疗病因 > EGFR突变肺癌,一线靶向联合抗血管治疗

EGFR突变肺癌,一线靶向联合抗血管治疗

发布时间:2020-10-8 20:44:57   点击数: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1002/4705219.html

肺癌一周资讯第43期来啦~

本期提要

老年NSCLC患者免疫治疗1年生存率达43%;

少见突变NSCLC患者免疫治疗也可获益;

A+T耐药模式与单药TKI不同。

老年NSCLC患者免疫治疗1年生存率达43%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数据较少,近日,一项发表于《Cancer》的回顾性研究给这一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添加了一定的证据,该研究表明,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能获得43%的1年生存率。图1研究发表在《Cancer》研究纳入了年至年之间经病理确诊的I-IV期NSCLC的位年龄≥65岁的患者,并于年开始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图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基线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5.3岁(四分位间距为8.5)。其中42.6%的患者为IV期,48.7%的患者至少患有两种并发症,11.5%的患者PS评分较差,12.6%的患者有自身免疫病史。图2研究流程图

ICI治疗的中位总生存(OS)为9.3个月(95%CI:8.5-10.5个月);1年生存率为43.0%(95%CI:40.2-45.7%)。

多因素分析发现多种合并症、鳞癌、非铂类双药化疗史、近期放疗以及从最初诊断到开始治疗时间较短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图3)。

图3不同分组的生存曲线

★小结

该项研究中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NSCLC包括了有多项合并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或PS评分较差的患者。晚期NSCLC患者中与不良预后相关因素也与接受ICI治疗的老年人的生存期较差有关。

少见突变NSCLC患者免疫治疗也可获益

ICI在伴有驱动基因变异的NSCLC患者中的疗效仍不清楚。一项发表于《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上的研究分析了BRAF/HER2/MET/RET阳性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发现这些患者与未经选择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预后相似。图4研究发表于《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研究者分析了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ICI治疗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PFS)、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DoR)和OS。来自21个中心的名NSCLC患者(平均年龄65.5岁)被纳入研究:37%为不吸烟者,54%为男性和93%为腺癌。其中,有44例具有BRAF突变(V:26)、23例HER2突变、30例MET突变和9例RET易位。已知45例患者的PD-L1状态:34例≥1%。接受免疫治疗之前,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线数的中位数为1。研究结果显示:

在整个队列中,中位DoR为15.4个月(95%CI:12.6-NE),中位PFS为4.7个月(95%CI:2.3–7.4),中位OS为16.2个月(95%CI:12.0–24.0)(图5、6)。

BRAF-V、BRAF-nonV、HER2、MET和RET的有效率分别为26%、33%、27%、38%和38%。

图55种基因变异患者免疫治疗PFS图65种基因变异患者免疫治疗PFS

对于PD-L1阴性和阳性患者,PFS分别为3.0个月(95%CI:2.1–NR)vs4.3个月(95%CI:2.1–8.5),OS分别为13.3个月(95%CI:4.1–NR)vs35.2个月(95%CI:9.0-35.2)。

安全性方面有28名(26%)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11名(10%)≥3级。

★小结

在这项真实世界研究中,ICI对BRAF、HER2、MET或RET阳性NSCLC患者的疗效似乎与未经选择的NSCLC患者的疗效相近。需要对这些患者亚组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A+T耐药模式与单药TKI不同

近日,医院杨农教授等一项研究发表于《LungCancer》杂志,评估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T)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治疗,A)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疗效,解析了两者不同的耐药机制。图7研究发表于《LungCancer》这项研究纳入了位具有EGFR敏感突变(EGFR19del和LR)的NSCLC患者,他们在年1月至年8月之前接受了包括个基因的NGS测序。治疗共分两个队列:队列A包括60例接受A+T治疗的患者;而队列B由例接受EGFR-TKI单药治疗的患者组成。图8研究流程图队列A和队列B的基线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与队列B相比,队列A的总缓解率更高(95%vs74.2%,p=0.),中位PFS更长(16.5个月vs12.0个月,HR=0.7,p=0.)(图9)。图9两组患者PFS和OS的比较截止到年1月,分别对队列A和队列B的31例和例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进行了再活检并采用个基因的panel行NGS分析。

在队列B中,TM是主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在51.5%(53/)的进展肿瘤中检测到,之后是EGFR(15.5%,16/)和MET扩增(6.8%,7/)。

相比之下,队列A患者TM突变发生率明显较低(35.5%,11/31,p=0.),之后是TP53(29.0%,9/31)、RB1(9.7%,3/31)、SMAD4(3.2%,1/31)突变、EGFRVL(3.2%,1/31)突变以及EGFR(9.7%,3/31)和MET(6.5%,2/31)扩增。

图10两种治疗方案不同的耐药机制

★小结

该研究结果表明一线A+T治疗显着延缓了疾病进展时间,并在可接受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治疗有效率。TM是TKI单药治疗最常见的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但在接受A+T的患者中较少见。

参考文献[1]YounB,TrikalinosNA,MorV,etal.Real‐worlduseandsurviv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ngkeji.com/hlby/554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