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某,女,38岁,年3月20日初诊
主诉:背部疼痛2周,
现病史:2周前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出现背部疼痛,经推拿治疗后症状稍缓解,近日复作,遂慕名来诊。辰下:背部疼痛酸楚,影响正常活动,饭后恶心欲呕,寐一般,二便调。查体:舌尖红苔白,脉沉。
处方:补气通络方加减
生黄芪20g葛根20g薏苡仁20g
生牡蛎30g(先煎)鸡血藤20g杜仲12g
川断12g生谷芽12g生麦芽12g青皮12g
陈皮12g姜半夏12g黄连6g砂仁6g
七剂,水煎服,早晚餐后40分钟温服。
二诊(年3月27日)药后疼痛感减轻,仍稍有恶心感,余可。
上方加桑寄生12g神曲12g苏梗12g,十四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年4月10日)背部偶有酸痛,余可。
上方去神曲、苏梗,加柴胡9g黄芩12g鸡内金15g,十四剂,煎服法同前。
继进十四剂后,诸症皆消,告以痊愈。
按语:本案患者长期伏案,周身气机郁滞,气滞日久,碍及脾机,气化无源,推动无力,气滞更甚,气阻于脏腑经络,发为背痛;脾气亏虚,易生湿邪,湿邪滞于背部,则疼痛且有酸楚感;湿热阻滞中焦,胃失和降,故恶心欲呕;舌尖红,苔白,为湿热内蕴之象。故本案当辩证为气虚络瘀,湿热内蕴证。
吾师投以补气通络方治疗本案。本方乃陈亦人教授所授经验方,善治疗各种气虚所致经络阻塞之证。方生黄芪,补气阴健脾,以滋生化之源,气足则周身气血流利,瘀滞自除;葛根,乃阳明经要药,可升清舒筋;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舒筋,《神农本草》中有载“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生牡蛎,咸寒,软坚散结,养阴潜阳,散经络之郁结;鸡血藤,养血活血,舒筋活络,通补兼顾;杜仲,川断相伍,补肝肾,壮筋骨;姜半夏,黄连,砂仁,三药合用清热燥湿,降逆止呕;生谷麦芽,青陈皮,四药,和胃健脾,使诸药补而不滞,药力运行周身。
二诊时症状较前已有改善,仍有恶心感,加苏梗、神曲增行气,消食,止呕之力;加桑寄生,增强强筋壮骨之效。
三诊时,仍偶有酸痛感,与小柴胡汤中药对,柴胡,黄芩,舒肝以扶脾,助通畅气机,缓解酸痛;鸡内金易神曲,苏梗,消食益胃。十四剂毕,诸症皆消,告以痊愈。
张喜奎,河南南阳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高校名师,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医,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优秀导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及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经典理论师资班授课教师,国家中管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治未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5、6届副主任委员及第7届名誉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福建省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等。主编、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伤寒论》等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