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旅游
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
“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这句谚语说的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来被灵秀山川滋养、雅砻江水孕育。
传说这个民族的人,生下来就会唱歌,脚落地就会跳舞。他们就是今天生活在德昌县南山乡、金沙乡和宽裕镇的傈僳族。
傈僳族的历史
傈僳族先民最早在四川省雅砻江和金沙江畔的广大区域生活,后来因受到土司的压迫,他们一部分翻过碧罗雪山,进入云南怒江,剩下的一部分则迁移到四川德昌等地定居。
德昌僳僳族因与云南僳僳族人远隔山水,故而在住宅、服饰、年节习俗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他们是僳僳族生产、生活等习俗保存最好、最完整的群体。
因其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德昌傈僳族先后申报成功1个国家级、9个省级、4个州级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傈僳族的风俗
德昌傈僳族最早是不过端午节的,但是他们要过四月二十八的药王节,每年到这个时节,总会上山采药制作药膳。
随着德昌端午药市的发展,如今也能更多的看到傈僳族人售卖草药的身影,各族人民同过端午,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是极为罕见的民俗奇观。
傈僳族的舞蹈音乐
德昌傈僳族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丰富多样,更让人感到独特的是,他们将劳动的场景和动物的姿态融入到自己的舞蹈中。
无论是盖房、婚嫁、丰收还是节庆,傈僳族男女老少都要围在一起,以尽情歌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用悠扬欢快的葫芦笙、口弦来伴奏,如果没有,摘一片树叶也能吹奏歌曲。
两人一对互碰脚跟,以脚跟的撞击来掌握节奏。舞姿生动形象,图样富于变化,加上舞蹈者的欢乐饱满情绪,整个场面非常热烈。
傈僳族的服饰
傈僳女人擅长编织火草麻布,制作手工羊毛腰带、刺绣衣裙,用色活泼大胆,光是视觉上就能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和辨识度。
其中古老的火草麻布技艺更是值得一提,火草这种植物多见于我国的西南山区,制作衣服的时候用火草线和麻线混织,成品集麻的柔韧性和火草的保暖性为一身。
傈僳族的火草织布技艺也成为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你来参加今年的端午节,就能在这里亲眼见到火草织布哦!
常年与毒蜂为伍
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傈僳族长期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如今不狩猎了,男人驯养野生毒蜂,女人沿用火麻草织布。
他们用祖传的秘方将毒蜂引来进食,再在毒蜂的尾巴上系上轻软的羽毛等,一路追踪野生毒蜂的老巢,将他们迁至自家的房檐上或泥土中。
因此说德昌傈僳族常年与毒蜂为伍一点都不夸张,他们还常在端午药市上售卖正宗的马蜂酒和野生蜂蜜、蜂蛹。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很感兴趣呢?在今年的德昌县第二届端午药市民俗风情暨药膳美食节上,就能看到精彩的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啦,错过只能再等一年哦!
看傈僳非遗展演迎端午地点:德昌县上翔街
时间:年6月7日
德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张雨薇
昨天晚上的桌药膳宴已经被秒空啦
明晚20:00的桌
你准备好了吗?
药膳宴价格:¥/桌
*含10人用餐,菜品12种
西昌正大酒业月谷干红·吉祥如意1瓶
ML郎酒1瓶,雪花啤酒4瓶
大瓶装好益多1瓶,宽窄香烟2包
帽子10顶,矿泉水10瓶
药膳宴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