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游
昨天的路线还满意?不错不错,还有新路线吗?有有,另一条路线早就规划好了。小编听说五一出游一条线路太单一,担心都在一条路线会堵车,想多条发展,不怕不怕,小编是活雷锋早就给你准备好另一个完美的两天一夜旅游环线计划啦~
温馨提示推荐线路:
西昌——德昌——会理
西昌-德昌:
行程67.7公里,约需1小时
G5京昆高速
德昌-会理:
行程公里,约需2小时
G5京昆高速-国道-会太路
第一天小编兴高采烈地带你去的第一站便是——德昌。
早晨从西昌出发前往德昌,沿途去德昌的路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绿色田园将视野所及渲染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
德昌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县境内年均气温17.7摄氏度,年均降水毫米,无霜期天以上,常年日照时间长达小时。因其丰富的光热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出产的桑果含糖量高,口感极佳,被中国蚕学会评定为“全国果桑之乡”。
↑德昌桑椹→德昌樱桃与桑椹同时适宜采摘的还有樱桃,德昌全县种植有樱桃0多亩,县内许多乡镇都盛产樱桃。桑椹及樱桃主要分布在德州镇角半山,在树林间嬉戏追逐,品果实之甘甜,这样的采摘之旅定能让你心满意足。
上午的采摘活动结束,中午吃点什么呢?
建昌板鸭是用生态放养填肥后的建昌鸭为原料,经传统工艺腌制风干而成。其外形饱满、体干皮亮、丰厚;肉质细嫩、香味浓郁,是德昌县传统风味食品,吃上一口让你唇齿留香。
如果觉得建昌板鸭都还不过瘾,那就去品尝德昌出了名的童耳朵,小小的猪耳朵最大能“片”到长约15厘米宽约6厘米的片子,片上虽然有肉有软骨,却薄如蝉翼,厚薄均匀,最薄处极少穿孔,透光并可见人,尝过的人都对其独特的香脆赞不绝口、恋恋不舍。
德昌美食丰富多样,傈僳簸箕饭、“童耳朵”油坛肉、德昌卷粉......,每一道美食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吃完午饭后休息片刻,小编带你去一个仿佛置身于仙境,令人神往的地方——黑龙潭。
黑龙潭水域面积约80亩,湖水清澈透明,蓝如宝石,镶嵌在绿色的森林里令人神往。时有大鱼在潭中悠闲地出没,四周则是群山环抱,林木苍翠。
在树林之间拉上一个吊床,或在林间搭建帐篷,静享黑龙潭的清澈与静谧。
如果不想野外露营,也可以选择住在德昌半山印象生态园。生态园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独栋木屋、农家小院、观景餐厅、恒温泳池和健身栈道……应有尽有,园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在这里可以舒适的感受自然气息。
好好休息一晚,期待第二天的旅途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从半山印象出发,前往旅途的第二站——会理。
抵达会理。阳光笼罩在古城楼上空,带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会理县城旧址始建于元,成于清,整座古城面积1.62平方公里,7条大街和23条小巷依然是原来的模样,城门、钟鼓楼、书院、文庙、会馆和民居古宅四合院保存完整,游览起来别有一番风情。
坐着人力三轮车,听着车夫拨动着铃铛“叮铃叮铃”地穿过古城门洞。小编带你去吃一份会理地地道道的羊肉粉。
会理羊肉粉所用的是会理黑山羊肉,米粉是清一色的粗粉,扎实耐煮有嚼劲,满桌大盆的佐料,彰显着会理人的热情与豪迈。
会理羊肉粉
会理鸡火丝当然,还可品尝会理大名鼎鼎的鸡火丝。肥美的原生态土鸡,一年以上的资格老火腿,再加上粗细适当的会理饵块丝,以及老火腿+土鸡一起熬制的浓郁原汤,喝上一口暖在心尖,别提有多舒坦了!
熨斗粑稀豆粉
走在会理古街上,被迎面而来的香气所勾魂,靠近一看是熨斗粑,米浆发酵的酸甜配合着鸡蛋滑腻的口感,咬开后是满口的松软与香糯,配合淡淡的焦糊味,让你浑身充盈着热量,迈着挪不动的腿进入店铺,来上一碗用小火慢熬好的油茶和稀豆粉,酥软浓稠,在加上一份刚刚从笼屉里拿出来的抓酥包,它妙在匠心独运,以发面为魂,油面为魄,精心揉制,巧手调馅。食之层层深入,细腻化渣,外酥肉嫩,食毕满腮溫香,回味无穷。
出店门,高高胖胖的玻璃罐罐总能轻易吸引路人的目光。会理泡菜名声在外,可以撑起一个小吃摊的半边天:泡萝卜、泡梨儿、泡鸡脚、泡洋芋......几乎可以泡一切!
吃过美食,小编要带你去会理的龙肘山,山间有原始森林数万亩,其中仅原始杜鹃林就有上万亩,春夏之际,花海如潮,仿佛置身在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中,让人心旷神怡。
当你走下山,白马河随山势蜿蜒曲折,水流清澈。仙人湖水光潋艳,山水相映,风光秀丽。湖畔仙人洞幽深神秘,至今未穷其源。
当然,你还可以去会理会议纪念地,瞻仰会理会议碑文、雕塑群像,漫步环山步道,听鸟鸣松涛,观层峦叠翠。
在会理,不仅能吃到原汁原味的美食、欣赏美如画的风景、体验红色经典,还可以参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理绿陶”,感受匠人的工艺、传承的精神与执着。
这条两天一夜的“采摘古城线路”游
一定让你度过一个充满休闲与人文氛围的五一小长假
内容来源:五彩凉山智慧服务公共平台
内容推荐
五一去哪儿①
西昌—普格—宁南,来一趟两天一夜的“赏花温泉游”吧!
五一期间,西昌加开一对旅客列车,新增张火车票
西昌交警发布城区及邛泸景区交通信息,这些路段限行……
主编:蒋映春副主编:苏勇
责任编辑:张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