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7
Osimertinib(商品名:Tagrisso),是表皮生长因子(EGRF)的口服型不可逆抑制剂。其在年11月通过了美国FDA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而后又在年2月及年3月相继通过了欧洲、日本上市批准。为满足Tagrisso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研究人员一直在优化或开发新型Osimertinib合成工艺。
图一Osimertinib初始合成工艺
如图一所示,起初研究人员通过7步反应合成了Osimertinib。此工艺采用吲哚36为初始原料,在格氏试剂MeMgBr作用下去质子化后进攻,2,4-二氯嘧啶37得到化合物38,化合物38的吲哚氮原子甲基化后得到化合物39;化合物39与硝基化得到的化合物40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41;接下来,化合物41在微博条件下发生芳基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43,用铁粉还原化合物43中的硝基可得到化合物44;最后,化合物44与丙烯酰氯发生酰胺化反应即可得到目标分子Osimertinib。
图二Osimertinib原有工艺改进
原始工艺可以成功获得目标分子Osimertinib。但研究人员指出,由于该路线多步需要过色谱柱处理,加之需要微波加热等条件,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阿斯利康的研究人员曾针对这些问题对原始公斤进行了优化改进(图二),相对原始工艺,改进后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间体39直接由带甲基的吲哚经一步反应得到,收率大有提高;
2.中间体39与化合物40反应的温度稍有提高,产率从85%提高到了95%;
3.化合物41与化合物42的反应由微波条件改为二异丙基乙基胺/DMA,不但避免了微波的使用,而且让产率由62%提高到了96%;
4.巧妙采用酰胺化-消除,成功解决了原工艺最后一步酰胺化产率低的问题。
图三我国研究人员开发的Osimertinib合成新工艺
我国医药研究人员曾开发了图三所示的Osimertinib合成工艺。由于该工艺中使用的苯胺需要Boc保护基,加上脱去保护,让路线在总体上增加了两步反应。该路线采用中间体39与中间体52反应来完成目标分子的合成Osimertinib,主要的优点就是在策略上更具汇聚性。而且,相对原始工艺,此工艺酰胺化(化合物51到化合物52)产率高很多(89%),这是由于苯胺化合物51的亲核活性反应活性较原有工艺中中间体44高。研究人员指出,此工艺总反应步骤虽然较原有工艺长,但单线仅为6步,相对更具汇聚性,且总收率达到了65%,是一条适用于工艺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图四通过嘧啶环构建策略的Osimertinib合成工艺
此外,最近我国又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嘧啶环构建来合成Osimertinib的工艺(图四)。该工艺采用化合物53为初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54,然后与原料化合物42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55,中间体55经过硝基取代反应可得到化合物56,硝基经还原后得到化合物57,化合物57与氰胺反应得到化合物58,最后,化合物58与化合物59反应构建嘧啶环即成功得到目标分子Osimertinib。该工艺虽然总产率仅为28%,较之前工艺并没有优势,但提供了一种新的Osimertinib合成策略,研究人员还在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
国内外各种工艺的开发为Osimertinib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工艺的成功开发可以降低Osimertinib的药物成本,从而降低了药价,降低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成本。
作者简介
秦逸,药物化学博士,主要从事小分子药物研究,尤其擅长小分子药物的合成工艺及后期药物开发研究,已完成多个抗癌药物分子的合成和活性评估。
来源: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客服投稿邮箱:Kelly.Xiao
ubmsinoexpo.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