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虽然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已应用于晚期肺癌患者,但化疗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仍不可或缺。目前,用于预测患者化疗疗效的生物学标记物尚不成熟。同济大医院肿瘤科周彩存教授团队与外科杨洋教授团队,内外联手在AdvancedScience期刊上发表文章,通过对EGFR/ALK野生型肺癌患者治疗前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分析,揭示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突变特征(DOI:10./advs.)。本文第一作者为何雅億医生。
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即使根据组织病理选择化疗方案,化疗疗效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癌患者中仍然存在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尚缺乏有效预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生物标记。作者拟阐释患者基因状态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因此,作者回顾性地纳入了接受化疗的驱动基因阴性的例肺癌患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例和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对这些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海普洛斯公司),并对患者进行了中位随访时间达天的随访。
通过该实验设计及分析,整体展示了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的突变概况及不同病理类型间突变频率存在差异的基因。
其次,通过肿瘤突变特征对患者进行聚类分析后,分别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4个亚型,并探究了不同亚型与患者生存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最后,作者还进一步解析了肿瘤突变负荷(TMB)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以及与TMB相关的突变基因。
此次的研究是对肺癌患者突变情况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展示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基因的概况,可以帮助进一步指导肺癌的治疗以及后续相关靶点药物的研发。同时,通过对肿瘤基因特征与化疗预后相关性的探索,也进一步推进了化疗预后预测生物标记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Theend
往期回顾
●VIEW:BestVIEWTop10
●VIEW:VIEW期刊于年9月15日被DOAJ正式收录!
●VIEW:VIEW期刊Volume1?Issue4现已上线
●VIEW:CallforPapers–VIEW期刊开放投稿!
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