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是一种局部微创疗法,在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被广泛应用。
肺部肿瘤是指发生在肺实质以及肺间质的肿瘤,主要有肺癌、错构瘤、组织细胞瘤、支气管腺瘤、肉瘤、组织细胞瘤等。那么临床上对于肺部肿瘤的治疗,是否能够介入?是否所有的肺部肿瘤均适用?
介入治疗适应症广,对于肺部肿瘤亦同样适用。肺癌介入手术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肿瘤内局部消融治疗、肿瘤内局部注射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其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动脉灌注化疗较为多用,通过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将药物局限于病灶部位,从而来达到治疗目的。铂类化疗药物在肺癌化疗中效果可观,作为肺癌的基础化疗药物。临床上还会联合1-2种其他细胞周期的非特异性化疗药物,有利于提高化疗疗效。
但对于经动脉内灌注化疗术,在临床上还是存在一定争议,因为部分肺癌的血供较为复杂,除支气管动脉外,还有很多非支气管动脉体动脉也参与对肿瘤的供血,这些副分支可以对肿瘤进行补给,介入疗效则容易受之影响。由此可见,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与多因素相关,包括最主要的肿瘤动脉供血情况,以及大体、组织学类型等等。
一般中央型富血供的肺癌疗效相对更佳,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会高于非小细胞肺癌。且经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为大剂量冲击化疗,能将药物局限于病灶部位,提高局部抗癌药物浓度,高浓度的药物得以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杀伤大量癌细胞。除此之外,药物的首过效应能大大减少外周血浆以及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从而来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毒副作用。
但介入术后可能会有可能会有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比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栓、恶心、呕吐、发热等等,均需予以相关的处理、护理以及治疗。
肺部肿瘤是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的,介入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灶,延长病患生命,可供病患考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