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8点,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宣布离职央视。她在微博发文称:“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因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文中,张泉灵表示决心改变的起源是因为“肺癌”。
张泉灵,年考入央视国际部的她,曾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年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
曾经,她这样说:
我们的背景就是经历和学识,我及我17年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们是专业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是手艺人,特点是凭本事吃饭的。
一旦你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你发现你很难再做别的工作,因为你在别的单位,讨论的时候不可以跟领导拍桌子,不可以吃零食。我们上班也不需要打卡,为什么?因为你需要一天16个小时在台里,会把卡打乱。
当记者这一行,工资待遇绝对不是最好的职业,社会的尊重度也不是最好的职业,最大的好处是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见别人见不了的人,是别人的几辈子,你的人生是丰富的,所以时间算什么呢?
而今天,对于离开,她这样说:
从头来过不是否定,是敢放下。最难放下的还不是名利,不是习惯的生活方式,而是思维模式。我想,我做好了准备,放下,再开始一次。
决心改变起源是虚惊一场。简单说,年初天天咳血以致医生怀疑我肺癌。排除了之后,倒促成了我换个角度去思考我的人生。如果,人生停在这里我并不遗憾,那么如果它还可以延续一倍的话,我应该用什么来填充它。我的好奇心应该投向哪里。
......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
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睿智坦然的女子,不论在哪,都必是一道风景;而同时,她又是一个十分幸运的女子,那场“肺癌”不过是虚惊一场,让她有时间改变,有时间准备,不像另外一个被命运逼的无路可走的女子:
原晓娟,知名美食家,参与创办《婚礼》杂志;参与创办《信息与家庭·美食》,任主编;《时尚先生》编辑主任;参与创办《美食与美酒》,任编辑部主任。年7月7日,34岁的被确诊为胃癌三期,经历两次手术后,年4月18日去世。
病床之上,她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与病魔斗争的心理经历:我本来想停下Blog,但每天来看大家的留言,我改变了决定。我想在身体容许的情况下,写下我的“病床日记”,包括我的眼泪、我的不眠、我的痛苦、我的反思、我对生的渴望。
其中,《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更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
面对疾病时金钱变得相当重要,在病房里和病友们讨论治疗时常常说到这个问题,通常能够减少病人痛苦的很多手段的费用都不在医保的范围之内,一根可以不用拆线的伤口缝合线,能够减少伤口疼痛的喷雾,这些都需要自己承担费用。
一位朋友跟我说过: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就是一场病的距离,似乎很有道理,在疾病面前的确穷人和富人要忍受一样的痛苦。虽然我也不是穷人,也算不上富人,但是在这个重大的疾病找到我的头上时,第一个会考虑的问题就是医疗费用的问题。
我算是幸运的,时尚集团不仅有医保,此外集团还为每个员工上了“附加医疗保险”,这样医保能够报销80%-90%,剩下的10%-20%可以在“附加医疗保险”中报销,也就是说医保的费用我能够%报销。
这样的报销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比例了,现在能这样的企业不算多吧,因为我知道有很多朋友的企业连基本的医保都没有,这样的情况是相当危险的,任何疾病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在我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特意问我治疗费用是否能够报销,因为我选择的“新辅助疗法”的药物是不在医保范围之内的,而且因为多数是进口药,一次48小时的化疗的费用是1万2千,而这样的化疗要进行4-6次,这还不算住院和手术等其他费用。
这个时候我自己的一份保险发挥了作用,年我刚从学校辞职出来,当时觉得自己没什么保障,正好一位朋友推荐,就买了一份保险,包含一个附加重疾保险和住院安心保险。其实谁又希望能启动这样的保险呢,我宁可每年交钱而永远不动用它。当我打电话给这位朋友时,她不敢相信我得了癌症,赶紧跑来看我,并准备帮我办理理赔。
按照保险的合同,我将得到9万元的赔付,如果身故还有3万元,我住院其间每天还有元的住院补贴。这就是这份保险给我赔付的全部,这些费用将基本够我住院其间的所有费用了。
我的朋友一边帮我算赔付的钱,一边说后悔当时没有劝我多买一些,谁又能预料世事的变化呢?有这些钱我心里已经塌实多了。为了让儿子在我生病的这段时间能听爸爸的话,我对他说:“康康,妈妈以后不能挣钱了,你得听爸爸的话,而且要学会节约。”儿子立刻说:“妈妈,你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家破产了,那我今天不喝饮料了”他倒是挺明白的。
谁也不希望自己得病,但是在健康的时候,我想大家还是得有保险意识,一旦面临重大疾病的时候,又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