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66%的癌症与运气有关”的文章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这是对国外这一研究成果的误读。有专家指出:肿瘤死亡1/3是吓死,1/3是治死,1/3是才是病死。实际上,约1/3的肿瘤发病可以有效防控,但这要求我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更要注意身体的异常信号,定期检查。
24岁的小刘刚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
就在半年前,
她忙着四处找工作的时候,
发现总是胸闷,
后来声音也变得嘶哑起来,
起初小刘并没有把这一症状当回事。
半年后小刘声音哑到说不出话了,
医院五官科检查说是声带麻痹,
做了雾化之后症状稍有缓解,
没多久又突然觉得胸闷特别严重,
呼吸都有点困难。
△资料图片
到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
医生确诊小刘患上的是晚期肺癌。
这对于一个花季女孩来说,
始终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半年前出现的声音嘶哑的症状正是肺癌发出的身体信号。原来,肺部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压迫到了声带,于是,很多中期的肺癌病人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
△资料图片
女性肺癌患者增多
油烟、二手烟都是"帮凶"
根据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年"南京市居民死亡统计简析",自年肺癌跃居第一夺命癌症以来,一直是"头号癌症杀手",南京几乎每5个癌症死者中就有1个是肺癌。
此外,女性肺癌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大部分以肺腺癌为主,女性已经成为肺癌高发的新群体。女性接触油烟较多,家庭里二手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资料图片
常规X光胸片易漏诊
低剂量CT、基因体检能筛查
那么,如何发现早期肺癌?专家表示,其实肺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常规体检项目中X光胸片,对肺癌早期筛查的意义并不大。
X光片上有八大隐蔽区在片子上是根本看不见的,比如锁骨下面,还有纵膈、脊柱旁沟、膈肌覆盖的部分。如果能从胸片上发现病灶,往往已经是肺癌晚期了。因此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的筛查,用以预防肺癌。另外,还有专家建议采用更高端基因体检,
“基因体检”可查19种癌
只需抽点血、有“苗头”就能发现
什么是基因(DNA)体检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查癌方式,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在基因层面发现身体的微妙变化,在癌症还未成型时就发现“端倪”,做到未雨绸缪、未病先治。
以哈医大一院的“DNA甲基化·精准早期癌症筛查”为例,是一种世界上领先的“基因体检”方式,它仅需要5ml血,就能查出女性全身19个部位,男性全身16个部位是否已经出现病变,或是正在向癌症方向发展,综合准确率高达90%以上……
它的目的就是通过早期发现基因层面的改变,将重疾恶疾扼杀在“萌芽”中。一旦发现炎症,感染等重疾“苗头”,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调整饮食等,做到有效预防。
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高达90%,而临床上存活5年不复发意味着治愈。
什么时段该用什么方法检查?
送你一份防癌宝典!
1肺癌
烟里有毒……
主要诱因
吸烟(包括吸入一手烟、二手烟和三手烟);
大气污染(工业、交通废气对环境的污染,PM2.5,大城市尤其显著);
厨房油烟(家庭妇女多见);
食品不卫生及装修污染等。
预防宝典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远离烟草;
控制大气污染,雾霾天减少外出活动;
使用抽油烟机并定期清洗、改善通风。
二级预防(早诊早治):
早期肺癌大多无症状,定期查体十分必要。40岁以上有吸烟史及戒烟未超过25年的人群,建议每半年或1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或DNA甲基化·精准早期癌症筛查。
如出现咳嗽或偶尔痰中带血、不明原因的肥大性骨关节病或男性乳腺增生,医院就诊;若查出肺小结节属于原位腺癌或早期腺癌,及时手术治疗几乎可%治愈。
2
胃癌
好好吃饭!
主要诱因
爱吃腌制食品(如咸鱼、咸虾酱、腊味等,含亚硝胺)和过热食物;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过量烟酒。
预防宝典
一级预防:
少吃腌制熏烤和过热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使用公筷(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染);避免过量烟酒;
二级预防:
胃病症状轻微,建议采取DNA甲基化·精准早期癌症筛查,在癌症出现“苗头”时,提前扫除风险,40岁以上,胃病症状顽固、服药治疗无效的高危人群可每1-2年做一次胃镜;
若以前无胃病病史,短期内突然出现上腹痛、腹胀、吐血、解黑色大便、或是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应立即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胃癌若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病灶,治愈率是相当高的。但胃癌很容易转移,尤其是肝转移或腹部淋巴结转移,故早诊早治十分重要。
3
食道癌
我怕烫!
主要诱因
爱吃腌制食物;
常吃粗硬和过热的食物(温度高于65℃的粥、汤、茶、烤红薯等);
过量吸烟喝酒;
预防宝典
一级预防:
少吃腌菜、烧腊、粗硬食品;
避免进食过热食物;
远离烟酒。
二级预防:
定期查体,可通过“基因体检”等方式检查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早期预防。
若发现吞咽困难,医院做纤维内窥镜检查。
发现早期可疑病灶要及时作活检进行病理确诊。
4
肝癌
你看不见我~
主要诱因
病毒性肝炎:临床发现80%左右的肝细胞癌病人都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
经常食用霉变粮食:包括发霉玉米、花生榨的油。含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
长期过度饮酒或酗酒:酒精性肝硬化转变为肝癌。
预防宝典
一级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
少喝酒。
二级预防:
肝癌早期非常隐匿,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20岁以上有肝病史或肝癌家族史、长期酗酒的人,应每半年复查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必要时应同时查AFU。
若AFP或AFU升高,要警惕肝癌发生,及时查上腹部B超、CT或MRI。
避免“发现已是中晚期”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DNA甲基化·精准早期癌症筛查,利用其“未病先查”的特点,在癌症早期刚刚出现苗头之际就今早发现并治疗。
5
乳腺癌
不只是红颜劫
乳腺癌是女性杀手,但男性偶尔也会患乳腺癌。
主要诱因
家族遗传
烟酒和饮食习惯也有一定相关性;
接触放射性物质或化学物品等。
预防宝典
一级预防:
远离烟酒和不健康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控制体重;
好心情及多运动。
二级预防:重点在于早诊早治。
提倡妇女定期进行乳腺自检(包括腋下),如有较硬的结节肿块、橘皮样改变和凹陷、溢液等应及时就医;也可采用“基因体检”方法进行筛查,其特点是准确性高,仅需要抽血即可,方便省事。
40~49岁的女性,必要时每年做一次钼靶高能X线摄片,或乳腺彩超;50岁以上每两年做一次。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做钼靶的年龄可提前到20岁,同时还可进行磁共振检查。
6
结直肠癌
我可不是个吃素的~
主要诱因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特别爱吃肉,蔬菜水果吃太少;
腌制、霉变食物(如梅香咸鱼等);
肥胖,运动过少。
预防宝典
一级预防:
多吃蔬菜水果。研究表明,每天吃一斤半蔬菜水果可最大幅度降低患结直肠癌风险;
每天坚持1-2次半个小时的运动;
少吃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
二级预防:
直肠指检:年龄在40岁以上,建议把直肠指检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若突然频频出现排便不适、大便带血和黏液,也应做直肠指检;定期作大便隐血试验,若结果阳性,要进一步查明是否为早期结直肠癌。
肠镜检查:50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没发现问题,以后可每5-10年做一次;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岁开始做肠镜为宜,平均每3~5年做一次。
基因体检:因为指检、肠镜检查通常伴随着较大的痛苦,因此有人会对检查有所抵抗,选择基因体检则仅需抽血即可检验是否患有肠癌,痛苦最小,易于被人接受。
总之,
选择正确的体检方式,
保持生活习惯的健康良好,
预防癌症不是梦想!
(本文案例来源:江苏新闻、医院、综合网络)
咨询及预约挂号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