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罗氏制药在京启动“肺越未来”患者关爱项目,希望通过“互联网+线下”的联动帮助肺癌患者获得更专业、科学和持续的医疗服务。
在启动会上,23位来自肺癌科普、预防、治疗等领域的核心专家入驻该平台。“我们将通过录制专家视频、结合动画等形式对肺癌患者所急需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指导。”“肺越未来”项目负责人、中国癌症基金会健康教育信息部副部长隋晨光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
近七成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癌后压力会非常大,首先就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包括恐惧、焦虑等待情绪。”同样是一名癌症患者,癌症患者互助组织北京抗癌乐园负责人姜寅生对澎湃新闻说,癌症患者需要面对的还有病痛的折磨以及治疗过程中各种的副作用问题。
据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医院肺癌中心主任周清华介绍,目前在我国,近70%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晚期,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我国目前肺癌患病呈现增长快,诊断晚、病死率高,肺癌诊治碎片化的特点。
“首先是地域问题,地广人多的国情导致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而且全国肿瘤防治力量薄弱、分散且各自为政。基于以上两点,国内亟需统筹资源组建全国肿瘤防控网络。但是又面临肿瘤防控严重投入不足,重治轻防仍然严重等问题,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指导。”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