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毒邪交结是肺癌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对于痰瘀交结、浊毒滞络之患者,治疗宜以宽胸理气、活血利水为法。
患者杨某,男,48岁,年2月18日初诊。患者20天前自觉胸闷、气短,医院查胸部X线片发现大量胸水,先后抽取胸水4次,共约为~毫升,胸水化验显示蛋白阳性,无咳嗽、发热现象,医院诊治。诊断为右肺癌及纵膈、双腋窝淋巴结转移、右肺下叶肺不张,住院治疗半月,胸闷、气短减轻,出院前1周出现双上肢肿胀。
就诊时患者胸闷、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双上肢肿胀,无咳嗽、咳痰及发热,神志清,精神较差,活动自如,面色较晦暗,口唇紫暗,纳食差,夜寐差,大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舌下布满瘀点,脉沉弱。临床诊断为肺癌,属痰瘀交结,浊毒滞络证,治以宽胸理气,活血利水,方选时珍堂肺癌3+x+y方案治疗。
处方:
延香化瘀胶囊*3盒4粒/次tid;
桔参益气胶囊*3盒4粒/次tid;
金藤养血胶囊*3盒4粒/次tid;
黄硝利水胶囊*3盒4粒/次tid;
参曲补气茶*6盒2袋/次,bid,早上2袋焗泡20分钟或(文火煎10-15分钟)代茶饮,中午加入2袋继续焗泡20分钟或(文火煎10-15分钟)代茶饮(不要倒掉早上的茶包)。
服药后患者诸症均明显减轻,时觉右肩关节针刺样疼痛,疼痛时伴有汗出,纳食、夜寐可,大小便正常。
再诊时患者双上肢肿胀减轻,偶有气喘,肩关节仍稍感疼痛,咳嗽加重。在前方基础上加青赭止咳胶囊。10天后随访病情好转。
评析:肺癌应从痰、瘀、毒论治。此患者为痰浊瘀毒交结致癌为患,痰瘀交阻,阻遏胸阳,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故见胸闷、不能平卧;痰浊内阻,肺失宣降,而见气短;气机受阻,则血行不畅,“血不利则为水”,故见胸水、双上肢肿胀不适;舌质暗红,舌下布满瘀点,苔白厚腻乃为痰瘀交结之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