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饮食是所有健康饮食的宣传口号,但是清淡饮食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调味料。
虽然通常,调味料运用不恰当,会造成宝宝清淡饮食的接受度下降。关于宝宝能不能吃调味料,如果吃,应该怎么吃,今天这一讲,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步添加调味料
其实不同时期的宝宝,调味料的运用也有所不同,下面,按照年龄段具体给大家梳理一下。
6~12月龄:不添加任何调味料
首先,我们先来讲6~12月龄的宝宝,这个时期是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这个阶段不流加任何调味料。包括食盐、酱油,味精、耗油,豆班酱,番茄酱等等,
这些调味料里含有大量钠,1岁内的宝宝肾脏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代谢额外添加的钠,这些调味料无疑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影响健康。
且已有研究表明,婴儿期过早额外添加食盐会造成日后高血压发病率的上升。
对于该时期的宝宝,无法添加人工调味料并不意味着辅食完全没有味道。
一些天然食物可以提供天然的咸鲜味,比如提供咸味的天然晒干的淡下皮,提供鲜味的各种菌菇,提供咸鲜味的贝壳类,具有特殊气味的蔬菜比如荠菜等等。
将天然食材适当添加到辅食制作中即可以满足宝宝的味黄,又可以做到不额外添加调味料。
13~24月龄:逐步开始加盐,但要控制量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在13~24月龄之间,管功能的承断发音成新,宝宝们有一定的能力代谢额外添加的调味料。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平街膳食宝塔的推荐,13~24月龄的宝宝每天可以额外添加0~1.5g的食盐。有些家长严格遵循清淡饮食不加调味料的观念,宝宝1岁后仍然完全不加食盐,这种情况也不可取。
因为我国提供给群众的食盐绝
大多数是碘弹化食盐,1岁后加食盐并不仅仅是出千宝宝口味上的改变,更多的意义在于这是宝宝获取碘非常重要的来源。因此从这点来说,碘强化食盐不能完全被其他调味料所替代。
食盐除了是宝宝获取碘的主要来源,还含有钠,一股我们最常用的食盐中每g含40q左右的钠,每天添加15q食盐,意味着每天额外从调味料中摄入0.6g的钠。
之所以要换算成钠的含量,是因为在给宝宝准备食物时,除了食盐,还可以从其他事物中获取钠。酱油、番茄沙司,耗油等常见的调味料一股都会混合运用,因此知晓这些常见调味料的钠含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简单换算后,1.5q食盐的钠含量,约等于以下事物的钠含量,7.5mL的酱油,14a的耗油,60q的番茄沙司。
7q味精,因此如果烹饪时添加了其他调味料,必须减少食盐的添加量。
2~3岁:每天最多2g盐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2~3岁的宝宝每天最多可以额外添加2g的食盐。换算后相当于:10mL的酱油、18q的耗油、80q的番茄沙司、9q味精。
虽然调味料的添加量承渐增加,但们然要要注意享调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合理安桂分配到三客两点的制作电。
4~5岁:每天最多3g盐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4~5岁的宝宝每天最多可以额外添加3g的食盐,换算后相当于:15mL的酱油、27q的耗油、q的番茄沙司、5q味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调味料的份量比之前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该时期宝宝们的食量也有所增加,额外增加的调味料相当于运用到了额外增加的食材份量上,因此实际菜肴的口味实质上与之前阶段无异。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也都可以在日常享调中多运用一些天然的食材进行调味,减少调味品的使用。比如常见的葱、姜、蒜、胡椒、孜然;比较西式的百里香、薄荷、罗勒、柠檬、肉桂;还可以借助一些自带风味的天然食材,比如番茄、南瓜、彩椒、虾皮、菌菇等等。
味精、加工食品等「隐形盐」也要留意
除了上面我们说的食物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食物也含有钠,是藏起来的隐形盐。因为,除了盐的形式之外,钠还以其他形式的化合物存在。
比如,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烘焙时用的小苏打是碳酸氩钠,用做防腐剂的苯甲酸钠,还有烘焙中的食用碱(碳酸钠)等等。
这些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很多尝起来不咸,甚至甜甜的食物,但是像面包,馒头,蛋糕,钠含量都不低。
主食、糕点
主食和糕点中也含有钠,方便面、挂面从营养标签上来看,钠含量就很高。
某品牌的挂面,每g,钠含量高达mg,还有面包、馒头,饼干都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含钠的添加剂,平均一片面包含有mg钠;一片苏打饼干大概含有20mg钠,要是夹心饼干那就更高了。
熟食
熟食也含有钠,2根火腿肠,含近0mg钠,已经招过了4岁孩子mg的摄入量。素肉,卤豆干等熟制的豆制品,钠含单也很高。
饮料
如果孩子夏天出汗,也有家长会给孩子买运动饮料,其中的钠含量也很高。比如一瓶mL的某品牌运动饮料,含有mg的钠,相当于0.5g盐。
零食
零食就更是钠的重灾区了。薯片虾条辣条这些咸口零食就不心说了,冰淇淋,果冻这些甜口零食里也普遍。雪糕、冰激凌中会添加酸味剂柠檬酸钠、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就连公认的健康零食坚果,尤其是大家喜欢吃的口味,也是钠含量惊人。盐口味混合坚果,一份28g的坚果,含钠mg;g,差不多两把的恰恰香瓜子含有mg钠,相当于吃了2克盐。
甜滋滋的蜜饯,其实也含有很多盐。比如陈皮、话梅、甘草梅条等。
课程小结
一、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调味料的运用也有所不同。6~12月龄的宝宝,不要添加任何调味料:13~24月龄的宝宝每天可以添加0~1.5g的食盐;2~3岁的宝宝每天最多可以添加2q的食盐;4~5岁的宝宝每天最多可以添加3g的食盐。
二、生活中还有一些隐形盐,主食中包含的方便面、挂面;熟食中的火腿肠,或者素肉、卤豆干等熟制的豆制品也含有钠;某些品牌的运动饮料;零食中除了辣条,冰激凌也含有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