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
大概没有不爱吃零食的小朋友
也没有
不为孩子零食操碎心的老母亲
这不
在最近抽检的不合格食品清单里
零食又占据了“半壁江山”
根据年国家和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饮料、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蜂产品和食用农产品等7类食品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不合格样品20批次。
不合格原因有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因素,具体清单如下。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健康问题,而小朋友到底能不能吃零食,也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实际上,根据年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定义,零食是指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能量、平衡营养或增加水分,能够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并且是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所以
零食本身没有问题
如何选择零食才是关键
除了要避免前面说到的那些伪劣食品外,我们还必须要避免选择下面这5类“黑榜零食”!
零食材料黑榜
零食种类五花八门,若想列出来哪些食物不适合小朋友吃,那真的是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但是,如果我们从零食配料表里去辨别,那就会简单很多。
反式脂肪酸
第一个就是反式脂肪酸!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食用反式脂肪酸其实都是有害的,尤其是会损害心脑血管的健康。
某品牌饼干食品营养成分表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年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如果每克食物中的该类脂肪酸含量小于0.3克,可认为不含有反式脂肪酸,也就是说可以在包装上标注成0克。
那这样我们岂不是就辨认不出到底有没有反式脂肪酸了?
不急,其实反式脂肪酸很好辨认,只要配料表中有以下这些成分,就可以考虑避雷了。
反式脂肪酸「昵称」
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精炼植物油
人造黄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
植物奶油、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
其实这些是蛋糕、冰激凌还有各种饼干配料表里的常见成分,咱们尽量还是控制些,实在忍不住,那就选择包装上含量为0克的吧~
辐照处理原料
辐照是一种可以延长食品保存的方式,本身并不会给食物造成污染或者危害孩子健康。
只是呢~用辐照方式,毕竟是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流失一些营养素哒!比如蔬菜中的维生素和肉类中的蛋白质,最典型的就是泡面中的蔬菜包啦。
某品牌泡面包装
所以,不建议给娃选择这类食品,营养素太少,不能满足孩子们的生长发育需求!
过量盐和糖
少盐少糖已经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标配。但是少盐少糖到底是多「少」?先来看看《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对盐的规定
至于糖,它是碳水的一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儿童游离糖的摄入量应当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最好是能够进一步控制在总能量的5%以下。
其实这样按照10%和5%的标准换算下来的的话,大概每日的摄入量的参考如下:
注意这里是特指的游离糖。其包括食品中的添加糖和一些天然存在的但是能被快速吸收的糖,如:蔗糖、蜂蜜、红糖、果糖、葡萄糖、果汁、麦芽糖浆、果葡糖浆和玉米糖浆等等。
防腐剂、人工色素和甜味剂
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这块那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对于那些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成分就是这三个的。
添加剂识别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亚硫酸
人工色素: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
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甜蜜素
这些添加剂在安全范围内的确可以食用,但长期大量摄入或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人工色素摄入过量还可能导致锌元素的流失!
过于坚硬的食物
虽然有老话说“牙口好身体就好”,所以很多成年人以能吃硬食为荣。
但对孩子们来说,过于坚硬的食物并不是适合他们的零食,比如:咬硬邦邦的冰棍和啃坚果硬壳。
口感过硬、形状过于尖锐的零食,吃起来会有损伤牙齿和口腔皮肤的风险。所以家长在选择训练咀嚼能力的坚果时,也考虑一下孩子宝那一口小乳牙。
总的来说,在挑选零食的时候,大家就要警惕那些过长的配料表,做到少盐少糖、不含有反式脂肪酸和口感适中就好啦!
如果懒得去挑的话,那不妨就按照这张零食扇面图来选择吧!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
儿童零食怎么吃才对?
正确选择好零食以后,接下来就是正确地吃法。零食可不是随取随食的,再健康的零食也不能无节制地吃。正确的食用姿势是这样的——
设置每日零食总量
零食是在正餐以外给孩子补充能量的,不可以吃太多而影响正餐。
家长要设置一个零食数量,比如规定今天只能吃半袋花生,那吃完就没有了,多坚持,养成习惯就不会想了。
食用时间得合理
一是正餐前和刚吃完正餐后不要吃,零食和正餐最少间隔1.5-2个小时,不要影响正餐的食量。
二是睡前不要吃零食,睡前吃零食可能会影响消化,影响睡眠质量,同时还会增加蛀牙风险。
不把零食当奖励
不要拿零食当奖励或者当成哄孩子的工具。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抓住咱们的心理,用哭闹当成换零食的手段。可以试着用他们喜欢的玩具或者其他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正确引导。
-END-
信息来源:《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
封图来源:摄图网。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赢在起点早教学园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